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者】 唐雨婷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达到“双减”政策提出的提效提质目标就必须采用有效教学的法子来展开。本文探讨了精准定位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关注学习状态、优化教学策略等四种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双减”;有效教学
  在“双减”的背景下可以说对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精准定位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一、深度钻研教材,精准定位目标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课程标准,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大量实践证明,教师在对《课标》正确解读的基础上,还需要深度解读教材,了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把握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确切了解整套教材在各个年级教学内容上的分布情况,统观全局,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联;准确理解编写者的意图,进入教材的内在天地,在单元之间寻找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把握教材编排的纵向联系,并进一步在单元内部分析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遵循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教育理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用好教学资源,有效处理教材,力求心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案,心中有课堂,构建以音乐要素为主体的课程框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其精微,倡导个性,真正做到深入浅出,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发现、创造等活动过程中享受、掌握并创造音乐的美,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双减”的背景下借助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这样才能够做到减负提质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枯燥单一的音乐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到学生面前,并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那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打造有序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进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小学生都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通过多煤体教学设备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前,先给学生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观看一些有关的图片和录像,使他们产生崇敬的心理,再让他们认识国旗和国徽。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知道它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再播放一些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高唱国歌的录像,从而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为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莫定坚实的基础。
  三、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习状态
  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这要求教师用一双热情冷静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棵富有个性的小苗,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棵小苗都苗壮成长,让每块金子都闪闪发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对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中,以自已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白由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深入的重要动力与支撑。音乐教师要紧紧地跟随课程改革的步伐,把握全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以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为指引,通过把握课堂导入环节、重视信息技术运用、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策略和方法的運用,来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最终真正实现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施。教师要在“双减”背景下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路径,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找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学生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总之,要想让一堂课既有知识性,又兼具有趣味性,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能力,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让学生不再将学习音乐知识当成一种负担,实现减负增效、减负提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再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达到“双减”目标的方法探寻[J].学园,2022年。
  • 【发布时间】2023/8/5 12:05:33
  • 【点击频次】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