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探究与实践

 

【作者】 时雨薇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按照任务和标准进入一个完整的文本世界,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分析、理解和评价,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活动。本文旨在探究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路径和策略,并以部编版教材为例,提出三项举措。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探究与实践
  整本书阅读是指通过阅读一本完整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全书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这种形式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识字、理解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孩子们提供了在课堂之外的阅读机会,这是孩子们可以放松并享受阅读的时候。整本书阅读也鼓励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读书计划,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实现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呢?对此,教师可以从建立合理的阅读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进行探究与实践。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本书的阅读中来。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宣传、引导讲解、生动的阅读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地去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在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方面,首先,教师要重视阅读的整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阅读的整体性,认识到一本书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全局把握整本书,强调阅读的整体性,让学生从整本书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提高自己的完整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围绕主题展开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阅读,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对主题的感受和把握。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最后,教师要注重思维引导: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教师要注重思维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掌握作者所表达的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问题和答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断。
  例如,进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时,就有一本名为《唐诗三百首》的选读,这本书收录了唐代诗人的诗歌作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如果我们只是随意翻阅其中几篇诗词,那么我们只能了解一部分内容,不能全面了解诗词的优美语言、深刻思想和历史背景。相反,如果我们全面地阅读《唐诗三百首》,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领会诗歌中传达的情感与哲理,从而深入理解唐代文学的瑰宝,进一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力。当我们抱有正确的整本书阅读态度时,就能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养成有效阅读的习惯,同时也能为我们的人生道路带来更多启示与收获。
  二、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让自己在阅读中行云流水。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演练、分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首先要采取分段阅读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掌握文本的深层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提炼关键词汇,构建思维框架,进行信息整合,提升思考水平。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要记录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加以总结和对照比较。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领会,促进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例如,进行部编版《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将本书分为十二章进行阅读,将每个章节中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主题和价值观等方面详尽的展开解说。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展开讨论,提问他们对本书的情节发展,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动力源泉,如果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就会导致整本书阅读的失败。在推动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搭建相应的平台,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满足他们阅读需求的平台。可以在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班级周刊、户外阅读角等地点,创造一个安静、定量、温馨的阅读环境。最后,教师通过给学生推荐趣味性较强的图书,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根据不同的需求,推荐一些有趣的书籍。还可以组织课外阅读俱乐部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最后,教师可以丰富阅读形式:在学校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丰富阅读形式,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可以通过朗诵、评析、剧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接触书籍,充分体验到阅读的魅力。
  例如,进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籍,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用话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如此一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时,我们应该制定恰当的阅读目标、培养适宜的阅读技巧、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加强科学评价,以更好地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加强课本知识和生命教育领域之间的联动,增加异质性教材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更好的成长,拥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何立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43):107-109.
  [2]常小华.基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3(7):3-4. 
  • 【发布时间】2023/8/5 12:09:44
  • 【点击频次】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