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教学媒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调控浅析

 

【作者】 朱 勇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万善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一线数学课堂教学无限的方便和快捷,教学资源丰富并能共享,教学手段新颖且易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特别是电子黑板和视频展台的运用,更是化难为易,解决了教师之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不易呈现的难题,更容易达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的教学目标任务。但物极必反,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具有两面性,运用新教学媒体下的课堂呈现更加丰富、形象,拉进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也更易滋生异样的情况,出现学生思维转向、不与教学思路同步、教学节奏被打乱的问题,以至于整个课堂闹哄不堪,教师一时难于驾驭,最终呈现与预期教学设计背道而驰的局面。故教师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调控,牢牢取得课堂教学主动权,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设计前行,以优质高效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教育同仁不吝赐教并勉之。
  一、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基础
  课堂驾驭是一门技术,凸显教师教学能力。在课堂中以精准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继而轻松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这是每位教学者的希望,也是时代对教育人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句话的停顿,这些涵盖肢体的教学语言,如能清晰、准确地传达给每一名学生,让学生适时有语言、行为的配合,无疑给一堂课的成功垫定了基础。比如,教师语言发出“1、2、3”,学生配合“请坐好”;师曰“拍拍桌”,生复“坐好了”;教师手指嘴边一放,“各抒己见”的学生立刻禁言;教师曲臂手掌胸前一放,学生不再抢答而规范举手示意答问等。这些类似于条件反射的习惯,应该可以有效助力于课堂调控,缓解一时难以驾驭课堂的尴尬。特别临时借班上课,课堂教学前对学情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了平常教师、学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习惯,恰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这种助力于课堂调控的不尽相同的习惯养成,需要教师面对学生的初始教学中进行要求、培养和强化。待习惯养成时,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学事半而功倍。
  二、教学设计精心准备是前提
  一堂成功课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每个环节的巧妙安排、每个步骤的无缝跟进,都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自主、快乐去主动获取新知识。当然,课堂中难免会出现突发状况,如果教学者尽可能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多思考一下,极尽可能将每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思维中过滤一遍,并有应对策略,将会极大程度减少课堂意外状况来临时手脚无措的茫然。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堂课就是“教”与“学”的斗智斗勇,一旦教学者细腻谋划,学习者就会被“牵”着学习前进,能避免很多偏向问题的出现,当然有助于教学者完美地掌控课堂。
  三、数学问题及时呈现是关键
  新教学媒体的使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可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些图片、视频激发了学生兴趣,也给了学生“开口”的机会,不加控制一会就杂七杂八闹成一锅粥。一旦“人声鼎沸”再想控制,一则耽搁教学时间,二则打乱教学思维,以至影响整堂课的教学。如呈现生活场景之前及时提出相关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欣赏,就会很大程度屏蔽掉学生提出的不属本堂课探究的问题出现,稍加引导就会呈现课堂和谐又不失气愤的良好局面,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平均分进行分数启蒙教学时呈现出水果的图片,如果及时提出设计好的数学问题,就会分散学生关注水果品种、价格、味道及颜色等方面的注意力,让整个课堂不至于出现瞬间闹哄哄的场面,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也就落入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圈套”,帮助教师轻松驾驭课堂。
  四、教学语言艺术优美是辅助
  优美的教学语言无疑会给课堂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平铺直叙肯定不如抑扬顿挫的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比字正腔圆、娓娓道来,当然含糊不清、啰里啰嗦更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和不耐烦感。教学者能在课堂上展现出一流的教学语言,再配以灵活有趣的肢体动作,定能增加课堂的灵动,继而帮助施教者锁紧学生一时的思维方向,以达到有效掌控课堂的局面。如一次提问中重音的位置所放,一根手指的摇晃,都会收紧学生注意力,都会产生或“一惊”或“一乍”等异样的效果,为达成最终教学目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当然,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非与生俱来或一朝一夕可以练就,需要从教者细心多次历练。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告诫我们需要戒骄戒躁、虚心请教,克服畏苦畏难情绪勤加培养,到那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五、生活问题有效解决是巩固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是学生简单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是学以致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学生通过大半个课堂知识的学习,已从中主动获取到必要的数学知识,亟需释放成就感以增添学习的快乐。故课堂教学中的新知传授环节一结束,与之衔接便是解决问题以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此时,笔者认为不能为了巩固而巩固。一旦数学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就无法生成解决问题的冲动,反而徒添学而无用的挫折感。故应结合实际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安排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不管浅显与否,成功解决问题当会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幸福感;即使解决不了,也会反向刺激学生努力进步。最终,学生或在喜悦中自赏,或在冥思中静默,避免出现学生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类似杂乱菜市场的局面,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达成助力教师巩固稳控的目标。
  课堂教学最后,深层次生活问题的抛出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是一堂课完美地谢幕,也是下一堂课成功的起点,也为课堂的调控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掌控课堂是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表现,望你我皆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练就、提高,最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站好岗、服好务,愿以辛勤之汗水,换得桃李满天下。

  • 【发布时间】2023/9/5 10:34:36
  • 【点击频次】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