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大单元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目的是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培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由素养目标、教学课时、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材知识点组成一个学习模块对一整个单元进行整合学习,大单元教学就是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和一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单元教学整体。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大容量”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历史;大单元教学;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目的是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从原来只需简单关注每一课的知识点转变为具有整体性、框架性知识构架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改变碎片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由素养目标、教学课时、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材知识点等组成一个学习模块对一整个单元进行整合学习,大单元教学就是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这种需求可以是教师的教学需求,也可以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的需求)和一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单元教学整体。
历史大单元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大系统出发,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整合教材,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大容量”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历史大单元教学提倡以新课标为基础,对教材中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和教材之外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具有完整教学环节的课程内容。
在运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大单元教学应坚持整体性原则,通过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有目标地按顺序和逻辑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优化和组合,从整体高度上对课程目标、拟定教学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改进;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知识点和学科素养可迁移的观点。
历史大单元教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组合,在对课程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教学。如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可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出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任选一个层次来进行学习,学生层次不同学习的内容也相应的不同,应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2.必须把握住课标,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历史大单元”教学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改变,改变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一把抓”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必须深研课标、细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和目标。
3.遵循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统一的原则。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既要做到渗透对人的教育,让学生通晓做人的道理,同时还要兼顾传授其知识与方法技巧。既要教学生做人,还得做学间,
4.对课程逻辑构架、课程目标和阶段性学习任务都要进行精准的设计。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架要以整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为框架来搭建教学平台、设计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和中要将课程目标作为重要依据,在课堂中的阶段性学习任务中用具体的教学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的分解、落实、优化,要确保能做到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都可落实、可评价、可运用。
5.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应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教学内容应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进行纵使分析、精准设计,根据学情和具体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大单元教学,还有必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反馈情况进行当堂的优化调整。
6.大单元教学不宜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对课堂进行评定,应根据课程设计目标、学情及当堂反馈对大单元教学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实现大单元教学的课堂知识内容可持续运用和发展。
7.大单元教学将教师和学生视为学习的共同进步者和建构者,从教材内走向教材外,从零散的知识走向相互关联,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有效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在于从整体的角度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研究、整合,更好把握学科素养目标,从更高的视角、更大的范围实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以学科素养统领学科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视野开阔的教师,才能教出视野开阔的学生。老师有多高,学生就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钱夏冰,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中学教学参考》;2020-11-01
[2]陈忠玲 乔光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北京教育·普教版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601/6719114.shtml,2020-03-01
[3]陈忠玲 乔光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北京教育·普教版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601/6719114.shtml,2020-03-01
关键词:历史;大单元教学;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目的是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从原来只需简单关注每一课的知识点转变为具有整体性、框架性知识构架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改变碎片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由素养目标、教学课时、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材知识点等组成一个学习模块对一整个单元进行整合学习,大单元教学就是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这种需求可以是教师的教学需求,也可以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的需求)和一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单元教学整体。
历史大单元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大系统出发,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整合教材,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大容量”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历史大单元教学提倡以新课标为基础,对教材中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和教材之外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具有完整教学环节的课程内容。
在运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大单元教学应坚持整体性原则,通过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有目标地按顺序和逻辑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优化和组合,从整体高度上对课程目标、拟定教学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改进;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知识点和学科素养可迁移的观点。
历史大单元教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组合,在对课程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教学。如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可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出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任选一个层次来进行学习,学生层次不同学习的内容也相应的不同,应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2.必须把握住课标,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历史大单元”教学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改变,改变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一把抓”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必须深研课标、细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和目标。
3.遵循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统一的原则。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既要做到渗透对人的教育,让学生通晓做人的道理,同时还要兼顾传授其知识与方法技巧。既要教学生做人,还得做学间,
4.对课程逻辑构架、课程目标和阶段性学习任务都要进行精准的设计。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架要以整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为框架来搭建教学平台、设计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和中要将课程目标作为重要依据,在课堂中的阶段性学习任务中用具体的教学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的分解、落实、优化,要确保能做到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都可落实、可评价、可运用。
5.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应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教学内容应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进行纵使分析、精准设计,根据学情和具体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大单元教学,还有必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反馈情况进行当堂的优化调整。
6.大单元教学不宜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对课堂进行评定,应根据课程设计目标、学情及当堂反馈对大单元教学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实现大单元教学的课堂知识内容可持续运用和发展。
7.大单元教学将教师和学生视为学习的共同进步者和建构者,从教材内走向教材外,从零散的知识走向相互关联,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有效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在于从整体的角度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研究、整合,更好把握学科素养目标,从更高的视角、更大的范围实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以学科素养统领学科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视野开阔的教师,才能教出视野开阔的学生。老师有多高,学生就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钱夏冰,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中学教学参考》;2020-11-01
[2]陈忠玲 乔光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北京教育·普教版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601/6719114.shtml,2020-03-01
[3]陈忠玲 乔光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北京教育·普教版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601/6719114.shtml,2020-03-01
- 【发布时间】2023/9/5 11:42:06
- 【点击频次】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