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作业不仅要重视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更要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通过“听”“说”“读”“戏”“做”等形式各异的作业进行知识巩固,实行作业分层设计与自选设计,丰富评价形式和评价主体等方式,力求切实达到“减负提质”的要求。
关键词:“双减”;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补充与延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开展教学实践,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自主学习者。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阶段,教师为巩固学生对基础字词句的运用,其布置的语文作业常以抄写及背诵为主,形式单一,难度统一,较为烦琐和机械。在此背景下,学生只是应付性地完成各项作业,疲于观察与思考,对所写、所背的内容缺乏充分的理解,耗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逐渐降低。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科学合理、丰富有趣的语文作业,充分发挥作业育人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设计综合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假若教师设计的作业枯燥无趣的话,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拉近与学生的交流距离,从而更好地捉摸到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同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吸引学生完成语文作业。
1. 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小学生最爱玩的活动,这种方式的作业既能够让学生尽兴,也能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生肯定十分喜欢。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从现在开始》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布置有趣的课前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动物的图片及故事,然后DIY一个动物头饰带回学校进行课堂教学。随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动物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分段朗读课文,有效地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氣氛。这样的游戏作业充分体现出语文知识的乐趣,消除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厌倦及畏惧。
2. 绘画式作业
绘画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低段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绘画方式,把语文作业设计转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及绘画再现,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的距离。绘画式作业以直接生动的画面,给予学生更为准确的体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秋天的画图》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次绘画作业,让学生把课本描述的秋天进行创作,把自己对秋天的向往及想象都画出来。
3. 生活式作业
语文学习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回归生活,语文教师在精准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联合学生实际生活,提高语文作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借生日》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两项生活式作业。第一,让学生回家问问家庭成员的生日,并记录下来。第二,为准备过生日的家庭成员,自己制作生日礼物。这种生活式的作业能够精准地抓住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此外,通过实践性的操作,加强学生对亲人爱的表达,学会感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帮助及提升。
4. 表演式作业
语文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更是提高学生思维认知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及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由于低段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表演式作业以生动的形式吸引着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小蝌蚪、青蛙妈妈、鲤鱼、乌龟,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以生活的作业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增加训练容量,从单一到多元
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编教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设计比较注重人文性,对工具性的特点则有所忽略。所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大有必要增加训练容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有效训练。如教材里,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要求“说说下列带点词语的意思”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再用带点词语造句”,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新编教材中没有或很少有造句的训练教材中有较多“读读下面词语”的练习,可增为"读读下面的词语,再抄写一遍。”又如低年级不能忽略听写能力的训练,要求“抄写句子”的作业,教师可以拔一拔,让学生“听写句子。”如《狐假虎威》一课,课后有一道练习是抄写句子的,教师在改为听写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听三遍后再写句子,而且每听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听第一遍,要求听清楚句子内容:“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听第二遍,想这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了什么。听第三遍,注意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按“原题作答”让学生抄写,就只能起到巩固词句之功效。而设计“听写句子”的练习。其效果则大不相同,它既训练了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和几种标点符号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可谓一举多得。以上的拔一拔旨在更多体现语文科的工具*,用活教材,弥补新编教材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三、尝试项目化作业
除了以上作业形式,低年级的作业设计还可以和项目化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以真实的任务情境为目标,产出项目成果,完成新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节假日作业要适当调整
教师对节假日作业的安排也可以适当的做出调整,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爱玩",总是会丢下作业,玩够了才想起来还有作业没做,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快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拼命补作业.这才有了网上传的"天书",自带屏蔽效果,没人看得懂,才有了网传金句"一支笔,一盏灯,创造奇迹",这种种现象都是补作业造成的,而"赶"出来的作业也毫无质量可言,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有些甚至是抄的。基于现状,对比学习进度,教师可以对节假日作业作出调整。例如,新学期开始,需要各种考试与检查,教师可以减少节假日作业。对于一学期中段,所学知识有所增加,也临近期中考试,不可能不布置作业,教师则可以适当安排,根据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安排。不能一科语文作业就需要做一整天,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两个小时的作业量,劳逸结合,做完还有时间可以玩一下。对于学期末,临近期末考,学生压力大,教师压力也大,可以多安排复习作业,多看、少动手操作。基于学生认真做作业的基础上,既减轻学业负担,还可以有效复习,迎接期末考。
低年级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在“减负提质”的要求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探索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作业设计理念,灵活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创新作业内容、形式与评价方式,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和素质提升的科学型作业,让语文作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双减”;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补充与延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开展教学实践,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自主学习者。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阶段,教师为巩固学生对基础字词句的运用,其布置的语文作业常以抄写及背诵为主,形式单一,难度统一,较为烦琐和机械。在此背景下,学生只是应付性地完成各项作业,疲于观察与思考,对所写、所背的内容缺乏充分的理解,耗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逐渐降低。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科学合理、丰富有趣的语文作业,充分发挥作业育人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设计综合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假若教师设计的作业枯燥无趣的话,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拉近与学生的交流距离,从而更好地捉摸到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同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吸引学生完成语文作业。
1. 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小学生最爱玩的活动,这种方式的作业既能够让学生尽兴,也能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生肯定十分喜欢。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从现在开始》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布置有趣的课前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动物的图片及故事,然后DIY一个动物头饰带回学校进行课堂教学。随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动物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分段朗读课文,有效地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氣氛。这样的游戏作业充分体现出语文知识的乐趣,消除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厌倦及畏惧。
2. 绘画式作业
绘画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低段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绘画方式,把语文作业设计转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及绘画再现,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的距离。绘画式作业以直接生动的画面,给予学生更为准确的体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秋天的画图》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次绘画作业,让学生把课本描述的秋天进行创作,把自己对秋天的向往及想象都画出来。
3. 生活式作业
语文学习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回归生活,语文教师在精准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联合学生实际生活,提高语文作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借生日》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两项生活式作业。第一,让学生回家问问家庭成员的生日,并记录下来。第二,为准备过生日的家庭成员,自己制作生日礼物。这种生活式的作业能够精准地抓住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此外,通过实践性的操作,加强学生对亲人爱的表达,学会感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帮助及提升。
4. 表演式作业
语文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更是提高学生思维认知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及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由于低段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表演式作业以生动的形式吸引着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小蝌蚪、青蛙妈妈、鲤鱼、乌龟,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以生活的作业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增加训练容量,从单一到多元
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编教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设计比较注重人文性,对工具性的特点则有所忽略。所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大有必要增加训练容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有效训练。如教材里,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要求“说说下列带点词语的意思”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再用带点词语造句”,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新编教材中没有或很少有造句的训练教材中有较多“读读下面词语”的练习,可增为"读读下面的词语,再抄写一遍。”又如低年级不能忽略听写能力的训练,要求“抄写句子”的作业,教师可以拔一拔,让学生“听写句子。”如《狐假虎威》一课,课后有一道练习是抄写句子的,教师在改为听写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听三遍后再写句子,而且每听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听第一遍,要求听清楚句子内容:“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听第二遍,想这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了什么。听第三遍,注意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按“原题作答”让学生抄写,就只能起到巩固词句之功效。而设计“听写句子”的练习。其效果则大不相同,它既训练了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和几种标点符号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可谓一举多得。以上的拔一拔旨在更多体现语文科的工具*,用活教材,弥补新编教材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三、尝试项目化作业
除了以上作业形式,低年级的作业设计还可以和项目化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以真实的任务情境为目标,产出项目成果,完成新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节假日作业要适当调整
教师对节假日作业的安排也可以适当的做出调整,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爱玩",总是会丢下作业,玩够了才想起来还有作业没做,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快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拼命补作业.这才有了网上传的"天书",自带屏蔽效果,没人看得懂,才有了网传金句"一支笔,一盏灯,创造奇迹",这种种现象都是补作业造成的,而"赶"出来的作业也毫无质量可言,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有些甚至是抄的。基于现状,对比学习进度,教师可以对节假日作业作出调整。例如,新学期开始,需要各种考试与检查,教师可以减少节假日作业。对于一学期中段,所学知识有所增加,也临近期中考试,不可能不布置作业,教师则可以适当安排,根据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安排。不能一科语文作业就需要做一整天,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两个小时的作业量,劳逸结合,做完还有时间可以玩一下。对于学期末,临近期末考,学生压力大,教师压力也大,可以多安排复习作业,多看、少动手操作。基于学生认真做作业的基础上,既减轻学业负担,还可以有效复习,迎接期末考。
低年级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在“减负提质”的要求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探索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作业设计理念,灵活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创新作业内容、形式与评价方式,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和素质提升的科学型作业,让语文作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 【发布时间】2023/10/16 20:18:18
- 【点击频次】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