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探析

 

【作者】 魏定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洪谟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评价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本文就围绕本人的教学情况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应用的原则;制定核心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组合执行方式,保障呈现结果;课后延伸,促進应用提升;多元化的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评价体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对有效教学并不陌生,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仍然发现一些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活动在身边闪现,尽管执教者的意识中对有效教学是如此的坚定。这样就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遵循什么方法和原则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意识当中?
  近年来,相当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关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清晰的目标为前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的,三者共同指向学习目标。它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整体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这四个课程的经典问题。“教-学-评一致性”给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鉴于“教-学-评一致性”理论的宏大,本文仅探讨其对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应用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积极而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的原则;基于文本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出发,构建活泼生动教学环境的原则。
  二、制定核心教学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英语学科的课程性质、教学要求、课时安排等来设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找出每一节、每一单元内容的结合点,从整体上来设计教学目标,以此实现教学系统性。最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知识内化能力等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难点以及学习能力,以此设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例如,我在设定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会按照《课程标准》的二级目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能够听懂并简单复述小故事,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提出与之有关的问题,并能够自由讲述其他英语小故事。在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教学内容,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我还会根据教学的需要,重新安排符合教学进程的课时。比如,在五年级英语教学中,我一般会在一课时内讲完一课内容,课上只要能够讲完新课、开展相应练习即可,而在六年级英语教学中,我会用两个课时来讲授一课内容,在新课讲授、练习的基础上,还会加上复习、角色扮演等内容。
  三、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置,能够直接影响课堂中的教与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样也要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出发。首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节需要得到具体化,通过细致的教学环节推动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环节的设定可以是动态的,可以跟随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而做出调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表现进行实时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活动中。考虑到小学生目前的学习规律与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实施游戏教学、竞赛教学、生活教学等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趣点长期保持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另外,也要从教材内容入手,根据课程重点安排教学活动,如某课以听与说为重点时,教师就开始开展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在每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过后,都要对学生表现、课堂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
  四、组合执行方式,保障呈现结果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合执行方式,尤其是组合对子(固定)-对子(非固定),个人-小组(A)-小组(B),个人-小组(专家)-小组(基础)这些交际性强的方式,能有效增加学生交际的广度,提高任务完成的效度,保障执行任务后所呈现的结果。对子合作要适当采用不固定的两两搭配,打破固定对子导致的课堂固化。小组合作也要进一步通过小组间传阅作品实现组间交流,或者通过小组(基础)-小组(专家)或者四人小组中一人留、三人走的小组合作形式实现多组交流,让生生之间有更多的碰撞,让课堂流动起来。对子(固定)的交际范围是2人,对子(不固定)的交际范围一般多于2人,具体取决于学生个体完成任務的效率和教师给与的时间。4人小组的交际范围是4人,小组(A)-小组(B)的交际范围则是8人。拼图阅读充分体现出组合执行方式的价值,以4人小组开展的拼图阅读为例,执行组合是个人-小组(专家)-小组(基础),交际范围达到4*4即16人。当然并不是说采用组合的方式就更好,个人、对子、全班的执行方式完成效率高、时间短,组合执行方式的优势是交际范围更广,任务执行更充分。选取什么执行方式取决于任务本身,随着评价任务由低阶到高阶发展,越到课堂的后面越需要组合执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课后延伸,促進应用提升
  在模块教学中,课后延伸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上。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学得快、记得快,但是忘得也快。教师如果不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及时巩固和复习,就很难提升教学效率。尤其在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务必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同时在课后做好延伸,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评价,让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课下得到有效应用,让教、学、评实现统一。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引导学生学习熊猫相关的知识。在课下作业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英文写一篇有关动物介绍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在写动物相关的作文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然后给学生讲解一些重点词汇、句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写作范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整体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写作技巧。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展开评价,给学生提供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推进单元模块教学的有效实施。
  六、多元化的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是目标达成重要保障,评价活动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而开展。在确定好学习目标之后,我们就要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以达到评价方式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对于教学重点,我们可以采取对个人进行评价的方式,以确定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于要求稍低一点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小组来推测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过程评价,可以让教师不断收集关于学生学习的证据,从而调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评一致性”对当下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能够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教与学的融合,使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也能够通过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也将因此而得到强化,教学、学习、评价这些都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将三者统一,对教师当下的教学有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设置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励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利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让小学英语课堂重现活力。小学英语教师要在该方面不断探索,为学生带来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23/10/16 20:26:50
  • 【点击频次】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