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初中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现在的家长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术也是其中较为火爆的课程。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美术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目的得不到集中展现。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初中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在分析当前美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户外教学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中美术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们在复杂课程之余得到身心的放松,还能在掌握绘画技术之余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有帮助。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是越来越不爱画画了,我通过对初中的部分学生的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小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喜欢涂鸦,可是入学后尤其是到了中学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呈锐减趋势,为此我分析了缘由并找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尊重学生思维表现的特点。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例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得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得像;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而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
如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画自己,画同学。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面目表情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再提出问题:人的基本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没有这些表情行不行?再呈现宫六朝的《小女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的比较,描述这个“小女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进而再提出本课的中心任务:如何画好人物头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观察脸型、五官、表情和比例以及表现。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给出的课件中的人物头像后,再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总结出脸型主要有哪些,五官特征有哪些,表情有哪些等等,说一说人物头像的比例和表现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为同学画一张素描头像画,提出要求: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有大量的观察做基础,有素描理论知识的点拨和提炼,学生完成了为同学作画的任务自然会乐在其中,不会有一筹莫展之感,无从下手之困。此外,在绘画前,开展“贴鼻子”“贴眼睛”“贴眉毛”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丰富、更有趣,成为学生的乐园。再者,教学中可以适当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互相启迪、互相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更丰富。
三、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至20分钟之内做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至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要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融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显著。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记忆画和想象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每逢新学期开学,我都要布置学生描绘假期生活。几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同学甚至把整个麦收场面画了下来,画面上有麦田、远山、道路、脱粒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内容丰富,形体正确,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得到初步体现。这么复杂的场面,若不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是难以描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五、合作学习,体验成功
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时,要通过活动来吸引学生,不仅活动内容安排要使学生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喜悦。教师辅导学生时切忌用个人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创造表现。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感受,把学生带到要表现的内容情景之中。在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要上好一堂美术课,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也相当紧张,鉴于这些因素,教师可尝试着通过让学生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合作学习会让他们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当然,合作学习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动口,动动手,在合作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自主活泼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美术强烈的好奇心与浓重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中美术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们在复杂课程之余得到身心的放松,还能在掌握绘画技术之余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有帮助。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是越来越不爱画画了,我通过对初中的部分学生的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小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喜欢涂鸦,可是入学后尤其是到了中学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呈锐减趋势,为此我分析了缘由并找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尊重学生思维表现的特点。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例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得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得像;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而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
如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画自己,画同学。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面目表情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再提出问题:人的基本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没有这些表情行不行?再呈现宫六朝的《小女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的比较,描述这个“小女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进而再提出本课的中心任务:如何画好人物头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观察脸型、五官、表情和比例以及表现。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给出的课件中的人物头像后,再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总结出脸型主要有哪些,五官特征有哪些,表情有哪些等等,说一说人物头像的比例和表现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为同学画一张素描头像画,提出要求: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有大量的观察做基础,有素描理论知识的点拨和提炼,学生完成了为同学作画的任务自然会乐在其中,不会有一筹莫展之感,无从下手之困。此外,在绘画前,开展“贴鼻子”“贴眼睛”“贴眉毛”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丰富、更有趣,成为学生的乐园。再者,教学中可以适当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互相启迪、互相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更丰富。
三、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至20分钟之内做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至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要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融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显著。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记忆画和想象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每逢新学期开学,我都要布置学生描绘假期生活。几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同学甚至把整个麦收场面画了下来,画面上有麦田、远山、道路、脱粒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内容丰富,形体正确,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得到初步体现。这么复杂的场面,若不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是难以描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五、合作学习,体验成功
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时,要通过活动来吸引学生,不仅活动内容安排要使学生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喜悦。教师辅导学生时切忌用个人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创造表现。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感受,把学生带到要表现的内容情景之中。在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要上好一堂美术课,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也相当紧张,鉴于这些因素,教师可尝试着通过让学生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合作学习会让他们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当然,合作学习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动口,动动手,在合作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自主活泼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美术强烈的好奇心与浓重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发布时间】2023/10/18 5:20:02
- 【点击频次】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