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低段语文作业设计原则初探

 

【作者】 闫双英

【机构】 重庆市沙坪坝区山洞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质量的低段语文作业需要充分遵循同步性、整体性和趣味性原则,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特征,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多种功能发挥出来成为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获得有效培养的良好平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作业;原则;设计
  作为教学延伸的作业具有促进教与学实施的多方面的功能,而我们教师优化设计于此就是为了使其在诊断、巩固、发展、信息反馈、分析学情、促进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小学低段语文作业设计中加强优化原则探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落实,使作业成为学科课程中一个以素养为导向的、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尽可能地通过优化设计的实施满足学生在学科乃至身心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多方面的作业锻炼中能够为他们的学科体系思维发展而服务。
  小学低段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动步入阶段,让他们获得更有质量的作业锻炼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在这几年探究中,我们以此为方向形成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实践探寻,重点围绕着“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的语文作业展开优化设计路径进行,因此通过文献的查阅和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观察活动,我们认为本阶段的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原则才能带给学生高质量的作业惠及。
  一、目标要统一协调,遵循同步性原则
  作业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不是独立课堂而另搞一套,其肩负的学习巩固、拓展延伸、实践评价等多重责任都是基于当天或者近段时间所学内容而设计的。因此,在作业设计之初,必须拟定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作业目标,即应遵循同步性原则而实施,让作业配合课堂共同担当起促知转能等多种发展作用。
  但是作业的实施目标也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目标,作业应当更指向于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将所学的内容通过思考之后加以应用,使知识与现实问题相接触,将其转变为解决问题、服务生活的工具。所以有效的作业目标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去设计,才能将作业的实施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保持统一协调具有同步性。同时又要侧重于实践与评价,有具象的补充和化抽象的作用,让学生看到语文知识的实用。
  二、内容以单元建构,遵循整体性原则
  大单元作业设计在当下教育中被人们频频挂在嘴上。作为一种新理念或者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是人们对作业能有更好的育人效果的方式探索。在这几年作业设计探究中我们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低段作业设计实践中,强调内容以单元建构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这效果的得来需要教师认真地分析单元教材和新课标对此单元教学赋予的重任,全面把握本单元内容所指,从更高视角来审视教材的育人方向,这样才能使我们所设计的能更全面和整体的促进学生发展,即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一)单元作业需要按照单元知识要点进行分层。为了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系统有层级的知识架构,让知识不再碎片化,那我们所设计的作业在内容方面就不能零散化和随意化,所以我们的作业设计内容需要以单元整体着眼进行建构,尽可能使每个核心知识点都有应用对应场景和举一反三的平台,帮助学生牢固建构。
  (二)单元作业需要兼顾学科与人文要素建立“任务群”。“任务群”在作业中出现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而提出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作业以单元建构为辙的设计中需要实施者明确学习的重点与切入点,兼顾本单元的学科要素与人文要素,设计出基于主线学习又富有逻辑关联的几个“子任务”,共同为学生某项关键能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然,这样的“任务群”作业不是每个学生的“跳一跳”都能解决的,量力而行才能使那些后进生找到成功感。也就是说,这种任务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划定学习阶层,细分具体任务时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才能让有能力的学生得到符合实际的有效的锻炼。
  (三)单元作业需要按照单元知识重难点进行控量。对作业进行控量就是防止作业“题海化”再次上演,意在倡导提高作业质量育人而不是利用数量反复强化。这就要求实施者在进行单元整体的作业规划时需要根据作业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协调不同知识要点在作业内容中的比重,从而做到适量且质量精。
  三、形式需丰富有趣,遵循趣味性原则
  针对前期的调查和相关文献查阅,我们了解到小学低段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中反应较多的是设计中因作业形式的单一也而存在一些无趣、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内容。而教育家克伯屈却强调学习需要以儿童自身兴趣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的内容。也就是说,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自身的实践性强的特征更要讲究趣味性,让参与作业的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语文作业的乐趣。落实到实践中就可从形式入手使之丰富且有趣。所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关注前运算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幼小衔接阶段,借用蒙台梭利的一些游戏形式,搭建让学生可以进行思考、实践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他们思维发展。
  同时,我们在选择游戏形式时,也关注了学科素养和知识内容本身,既要有趣,也要符合知识素养的内涵,例如在中华文化单元一篇中,我们就设计了点餐、旅游飞行棋等这样的游戏情境,意在增加内容与形式的贴合度,促进学生成为作业的好之者。
  有了原则作设计导向就相当于大海航行有舵手。作为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充分遵循同步性、整体性和趣味性原则,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特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研究创新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使自担的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更利于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成东,低段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J].科技风,2020年。
  [2]郭利园,论低段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J].读书文摘,2020年。
  • 【发布时间】2023/10/18 5:21:29
  • 【点击频次】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