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戴霞云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有效落实“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之内涵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为此,作为执教者的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之有“说”的欲望和机会,能准确表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句话对于数学教育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为了有效落实其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就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年数学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做,但不会用语言表达,不能准确表达算的方法和过程。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感知、理解、抽象、运用几个环节完成的,这几个环节的进行都离不开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又是凭借语言来完成的,即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因此,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那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儿童正处在多动期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他们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好表扬的心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说”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说,有话要说。
  (二)培养学生“说”的意识。“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应该首先提高学生说的意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只要我懂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就好了,我已经理解了,我作业会做了,你老师提的问题,我发不发表意见我无所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这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思维的盲目。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
  (三)让学生体验“说”的乐趣。我们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依据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的特点,课堂教学的特征,让学生多样化地“说”。可以是集体说、小组说、同桌互说、独自说,也可以在玩中说,在动手、动眼、动脑结合中说,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感受说的乐趣,从而培养说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表达方法,训练学生会说能力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要求说话者能准确、明了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显示给听众,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以教师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说”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都会说,说得正确。会说,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一)教师示范“说”。行为生范。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这就需要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使学生感受到说话要有根据,按照一定条理说。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给其模仿的机会。因此在备课时,我总注意备教师的数学语言,做到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
  (三)规范学生“说”的行为。数学语言与其它语言不同,因为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一定要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要添枝加叶,做到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搭建“说”的平台,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
  (一)开展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
  (三)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进行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四、在操作中边做边说,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而思维的发展又离不开动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三者的关系而进行。即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在数学课上抓住一切机会,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以“说”促“思”,使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芳荷,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年。
  [2]周瑞飞,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育,2020年。
  • 【发布时间】2023/12/9 11:30:14
  • 【点击频次】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