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教学生做好笔记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做的笔记也相对完善些,做了笔记的学生比那些不做笔记的学生在检测中的成绩要好一些。这是因为做了笔记的学生能够在测试前按笔记进行复习和背诵,而其他的学生就只能依靠以前的那点记忆。因此,永久性的记录是能帮助学生克服在头脑中记忆和储存语文知识的时限性;同时记笔记也能集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听课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指导;小学语文;课堂笔记
近两年我们学校教学模式进行了大改革,即课堂教学模式由老式的教师一味地教和学生被动学改变为学生“学为中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在此改革过程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课堂笔记较之老式教学模式时更为重要。以往学生的课堂笔记往往记得很不规范。有的因为懒惰,书本上干干净净的;有的则非常勤快,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密密麻麻,对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不利,使笔记失去应有的效用。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则到处牵线,钓鱼似的,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哪跟哪了。这和教师的指导是有关系的。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忘了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铭刻下那里的精彩;而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学生笔记记得非常冗长。小学语文课堂笔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课堂学习上的一切内容,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所选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课堂笔记记在哪里
课堂笔记所记地方,一般可将笔记记在课本或专用的笔记本上,但多数情况下是兼而有之的。
在课本上记笔记的方法包括“批语笔记”和“符号笔记”。所谓“批语笔记”就是指将某些要点、疑问或补充记在书的空白处。“符号笔记”就是指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引起注意,首先要学生人人准备双色笔(红色黑色签字笔各一支),然后规定使用一些符号,比如,用黑笔标自然段,用红笔圈重点要听写的词语,红色“?” 表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多音字下标记红色三角形,在生字栏中用红笔标记易读错的字和易写错的字,用红曲线勾画有新鲜感的词句等。需要注意的是,做符号笔记,符号种类不宜太多(过多了学生记不住),在课前预学和课堂学习过程中都要用到红黑笔。
二、把握做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课堂笔记方法
当学生产生了做好课堂笔记的冲动之后,他们就面临着课堂笔记记什么?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又该怎么去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老师讲的什么内容都记下来。那么很可能导致学生既做不好课堂笔记,又影响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所以这时候老师进行详细的科学的指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我们班在小学中低段时的语文课堂笔记我就要求学生一律记在语文课本空白处,不用另外准备笔记本,这样方便记录,容易保存,也便于复习巩固。告诉学生课堂的内容要有选择地做笔记,主要记录的内容有: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自己认为的难点和疑点;课本上没有的老师补充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精彩闪光的语言,增加语言积累;记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答题方法等。
为了提高做课堂笔记的效率,同时还要传授给学生做笔记的一些技巧:
1.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学会概括。
2.课堂时间有限,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书写不必要求太高,自己能看清就可以。
3.课堂学习是第一位的,做笔记是第二位的,不能为了做课堂笔记而耽误了听讲和讨论,要在学习活动停顿的间隙适时进行高度概括和简要记录。没有来得及记的内容可以留出空白,课后求助同学或老师,把遗漏的笔记再做补充和整理。然后从头至尾阅读一遍笔记,一方面复习,一方面检查笔记中的错误,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还可以单独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使笔记变得更加充实、完善。
如果有必要用笔记本记录也要注意,笔记是抓取知识要点,用提纲笔记记录,以老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这样就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另外还可以用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这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4.笔记不要记得太紧太密,记录完一点后要旁边留空,以便课后进行补充和修改。
总之,课堂笔记尽量规范,有的学生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这个本,明天那个本;或是今天一张纸,明天一张纸。最后所记笔记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也不全。做笔记要规范,最起码每科一本,各科笔记分本记,并且要找一个易于保存的硬皮笔记本,以备复习时使用。另外,理想的笔记还应有合理的格式,建议将笔记的一页用一条竖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占三分之一,一部分占三分之二,用较大的板块记老师讲的内容,用较小的板块记自己的想法、问题等,两个板块之间还要有良好的对应便于日后对照复习。
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做课堂笔记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助一臂之力,多掌握一项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榜样示范
每隔一段时间,挑出笔记本书写优秀的学生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让大家向他们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对他们本人是一种激励和表扬,同时也给其它学生树立了近可效仿的榜样。
结束语:综上所述,应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动”的良好习惯,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归纳—浓缩—反馈”的过程,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当然,记录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笔记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指导;小学语文;课堂笔记
近两年我们学校教学模式进行了大改革,即课堂教学模式由老式的教师一味地教和学生被动学改变为学生“学为中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在此改革过程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课堂笔记较之老式教学模式时更为重要。以往学生的课堂笔记往往记得很不规范。有的因为懒惰,书本上干干净净的;有的则非常勤快,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密密麻麻,对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不利,使笔记失去应有的效用。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则到处牵线,钓鱼似的,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哪跟哪了。这和教师的指导是有关系的。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忘了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铭刻下那里的精彩;而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学生笔记记得非常冗长。小学语文课堂笔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课堂学习上的一切内容,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所选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课堂笔记记在哪里
课堂笔记所记地方,一般可将笔记记在课本或专用的笔记本上,但多数情况下是兼而有之的。
在课本上记笔记的方法包括“批语笔记”和“符号笔记”。所谓“批语笔记”就是指将某些要点、疑问或补充记在书的空白处。“符号笔记”就是指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引起注意,首先要学生人人准备双色笔(红色黑色签字笔各一支),然后规定使用一些符号,比如,用黑笔标自然段,用红笔圈重点要听写的词语,红色“?” 表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多音字下标记红色三角形,在生字栏中用红笔标记易读错的字和易写错的字,用红曲线勾画有新鲜感的词句等。需要注意的是,做符号笔记,符号种类不宜太多(过多了学生记不住),在课前预学和课堂学习过程中都要用到红黑笔。
二、把握做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课堂笔记方法
当学生产生了做好课堂笔记的冲动之后,他们就面临着课堂笔记记什么?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又该怎么去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老师讲的什么内容都记下来。那么很可能导致学生既做不好课堂笔记,又影响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所以这时候老师进行详细的科学的指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我们班在小学中低段时的语文课堂笔记我就要求学生一律记在语文课本空白处,不用另外准备笔记本,这样方便记录,容易保存,也便于复习巩固。告诉学生课堂的内容要有选择地做笔记,主要记录的内容有: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自己认为的难点和疑点;课本上没有的老师补充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精彩闪光的语言,增加语言积累;记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答题方法等。
为了提高做课堂笔记的效率,同时还要传授给学生做笔记的一些技巧:
1.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学会概括。
2.课堂时间有限,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书写不必要求太高,自己能看清就可以。
3.课堂学习是第一位的,做笔记是第二位的,不能为了做课堂笔记而耽误了听讲和讨论,要在学习活动停顿的间隙适时进行高度概括和简要记录。没有来得及记的内容可以留出空白,课后求助同学或老师,把遗漏的笔记再做补充和整理。然后从头至尾阅读一遍笔记,一方面复习,一方面检查笔记中的错误,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还可以单独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使笔记变得更加充实、完善。
如果有必要用笔记本记录也要注意,笔记是抓取知识要点,用提纲笔记记录,以老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这样就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另外还可以用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这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4.笔记不要记得太紧太密,记录完一点后要旁边留空,以便课后进行补充和修改。
总之,课堂笔记尽量规范,有的学生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这个本,明天那个本;或是今天一张纸,明天一张纸。最后所记笔记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也不全。做笔记要规范,最起码每科一本,各科笔记分本记,并且要找一个易于保存的硬皮笔记本,以备复习时使用。另外,理想的笔记还应有合理的格式,建议将笔记的一页用一条竖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占三分之一,一部分占三分之二,用较大的板块记老师讲的内容,用较小的板块记自己的想法、问题等,两个板块之间还要有良好的对应便于日后对照复习。
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做课堂笔记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助一臂之力,多掌握一项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榜样示范
每隔一段时间,挑出笔记本书写优秀的学生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让大家向他们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对他们本人是一种激励和表扬,同时也给其它学生树立了近可效仿的榜样。
结束语:综上所述,应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动”的良好习惯,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归纳—浓缩—反馈”的过程,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当然,记录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笔记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24/1/6 15:38:58
- 【点击频次】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