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中等职业教育“分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李维杰 苟明湘

【机构】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的《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职教改革法规密集出台,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在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中要求职业教育要做到“五个坚持”,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要进入世界前列。为了落实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剑阁职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实施“3+1”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多样化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分层教学模式;研究;实践
  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中等职业教育要深入推进育人模式、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剑阁职中高度重视“三教改革”,针对学校现实情况实施了“3+1”分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习总书记2021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的《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均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教三融一优化”战略思路,职业教育已经被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的位置。
  2.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改变
  国家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要巩固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要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要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现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重点已由“就业”转向了“升学与就业并重”。
  3.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见依然很严重
  虽然国家政策导向已经将职业教育放在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但是社会大众特别是家长、学生还停留在过去职业教育即为断头教育、兜底教育的认识中。就读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普遍不足,学习动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个性差异巨大。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2.理论依据与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情,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习特点等,制定不同教学策略,使教学的进度、广度、深度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分层教学是“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深化和具体应用。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跳起摸高”,不断地把潜在水平转化为现有能力,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人都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分层教学符合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取得较大提升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水平问题,而是因为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兴趣开发和合理帮助。根据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观,分层教学可以偏爱后进生,可以为他们提供特色服务。
  3.实施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是能拓宽学生的发展路径。中职学生可通过职教高考、高职单招、贯通培养、技能大赛免试等多种渠道升入高职院校学习,也可通过一专之长进入社会就业。对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分层分类培养,能有效避免好学生吃不够、中等生提不高和后进生吃不下的问题。二是能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根据学生的不同成才途径,确定培养目标,建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能助推教师分层递进快速成长。学校根据教师特点合理分配师资,擅长探究型教学的老师负责英才班教学、擅长引导型教学的老师负责技师班教学、擅长实践型的老师负责工匠班教学增强教学吸引性,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提升师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3+1”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3+1”分层教学模式:“3”是指在校内每个年级组建英才班、技师班和工匠班;“1”是指在普通高中联合组建普职融通班。
  1.工匠班
  (1)班级构建:工匠班由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取向组建班级。
  (2)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按照国家规定最低要求开设文化课,开齐各类公共技能课,增加专业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比例。做到“思政课程高标准,文化及专业理论课程降标准(难度),专业实践课程严标准”。专业课程注重“会”,会看,会做,会操作,采用“从做开始,先会后懂,重在于会,力求于精”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赛,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获得高等职业院校免试入学和加分入学的机会。
  (3)培养目标:一是参加高职单招升高职;二是通过强化技能和岗位实习对口就业,力争培养一批“能工巧匠”。
  2.技师班
  (1)班级构建:技师班学生由中高职贯通培养班的学生组成。
  (2)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技师班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均由学校与高职院校共同确定。做到“思政课程高标准,文化及专业理论课程对(衔接高职院校课程)标准,专业实践课程高标准”。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实施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培养目标:一是为联办高职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二是通过专项岗位能力训练,力争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能够获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技师”和“大国工匠”。
  3.英才班
  (1)班级构建:基于国家政策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10%的比例,在学生中筛选文化基础好的学生组成。
  (2)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大幅提高语数外课时比例、开齐专业学习所必需的专业课程。做到“思政课程和文化及专业理论课程高标准,专业实践课程对标准(职教高考考纲)”。特别强化文化课(语数外)和专业综合科目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对准职教高考大纲,运用动画演示、视频播放、虚拟仿真等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高考的专业基础技能。
  (3)培养目标:为大学输送优质职教本科生源。
  4.职普融通班
  (1)班级构建:在普高学生中选拔一部分有意愿的“发展中”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注册职高学籍组成。
  (2)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职普融通班文化课程按照普通高中标准开设(相对职中英才班拔高标准),专业课与英才班同标准。班级设在普通高中,普高教师上文化课,职中教师上专业课,按照普高升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享受免学费和国家生活补助及助学金等职教政策,参加职教高考。
  (3)培养目标:为大学输送优质职教本科生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既能够找到国家政策支持,也有充分的教育理论依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实践证明,在实施“3+1”分层教学模式后,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明显提升,学校的本科升学人数、升学率和国省技能大赛成绩等均迅速增长创下历史新高,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中:工作要求,主要目标(2021年10月12日)。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教三融一优化”战略思路。即: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3]曹秀娟、唐林炜(山东科技大学).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 【发布时间】2024/1/6 15:47:20
  • 【点击频次】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