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以“悟学”为例

 

【作者】 周 萍

【机构】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 在当代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中,“悟学”理念已逐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维度。这种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质疑反思、问题导向和创新思维等高阶认知活动,实现对知识的深度把握与灵活运用。高中教育阶段,“悟学”不仅涉及知识储备的扩充,更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密不可分。核心素养作为个体在认知维度、实践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元层面必备的基础素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需要着重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并将其贯穿于“悟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高中学生;“五学”教学模式;“悟学”实践;核心素养;
【正文】


一、 高中语文“悟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性探讨

高中语文“悟学”与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语文教育不仅涉及语言技能的习得,更是文化浸润、思维训练、情感陶冶与人格养成的综合过程。在“悟学”理念指导下,这一教育价值得到更充分地彰显。

1. “悟学”方式对塑造学生的情感认知与价值取向具有显著作用。语文课程涵盖大量经典文学著作,这些文本通常承载着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借助“悟学”这一深度理解过程,学习者不仅能把握创作者的思维脉络,更能通过情感互动完善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逐步建立起健康正向的人生理念。

2. “悟学”方法对个体人格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更是人格养成的关键途径。在“悟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接触多元文化思潮,能够拓展认知边界,提升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完整人格的形成。

二、 运用“悟学”策略深化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

1.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语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化精髓,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借助对文学经典的细致剖析,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进而培育其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

2. 语文教育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在“悟学”过程中,要倡导自主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开展研讨、论辩等互动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策略,强化其理性思考与辩证分析的能力。

3. 语文教学兼具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双重价值。在“悟学”实践中,需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所传达的道德情感与艺术魅力,提升其审美判断力。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美学元素的品鉴,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完善其道德修养。

“悟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学教育阶段,教师需要着重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高效获取、分析及运用信息的技巧。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过程。

语文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着重锻炼他们的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研、创意写作等项目,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习热情,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是“悟学”理念的关键任务,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文化认知、思维发展、品德修养、自主探究以及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育,为学生未来的全面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三、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悟学”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在中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悟学”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探索文本的深层意蕴,从而提升其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则着眼于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审美鉴赏以及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基于国家课程纲要和班级学情分析,制定具有明确指向性和可评估性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优化教材内容选择,教师应当优先选取蕴含深刻哲理、独特艺术表现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经典作品,通过解析文本的象征意义和创作手法,促进学生进行深度研读和辩证思考。

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主动尝试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包括主题研讨、情景模拟、文本比较等互动形式,以此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课堂投入度和应用能力。

重视学生反馈机制,教师需定期获取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评价信息,依据这些意见改进授课方式,持续完善课程内容规划,从而更有效地适应学生的成长诉求和发展目标。

四、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悟学”教学模式

情境化教学策略:借助特定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场景中掌握并应用语文知识。可采用情景模拟、团队研讨等形式,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

任务驱动型教学:规划若干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语文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问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水平。

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可通过电子词典、智能语法校对等工具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交互式课件、在线课程等数字化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

学习评估机制优化:构建系统化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多维度分析。教师需及时提供建设性意见,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

协作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表达技巧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在高中语文“悟学”与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各类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特点,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业水平提升。

结语:

高中阶段的语文“悟学”模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关键性影响,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全方位促进其思维能力、情感体验、价值观念及人格特质的综合发展。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悟学”的独特价值,切实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11):30-32.

[2]陈璐,周晓燕.“悟学”——从“有效教学”走向“深度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研究,2022(10):112-113.

[3]王芳.高中语文文言文“悟学”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06):98.

(注:本文是2020年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

“五学”教学策略研究论文,课题审批立项编号为:川教函[2020]597.)

 

  • 【发布时间】2023/11/18
  • 【点击频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