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学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具有鼓舞人心、激发爱国热情,增进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功能。若能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信,更积极认真地学习。据此,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以渗透红色文化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开展相关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也是现代和平中国鼓舞人心、引领国民树立爱国情怀、培育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独特力量。将红色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借力语文课堂向学生渗透红色精神,培育学生的红色基因,不仅能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还能武装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切实提高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
  一、营造红色教育氛围,奠定语文要素基础
  红色文化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与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有对接意识,结合当下党史教育的相关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推动红色教育进程,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分析中理解红色文化内涵,促进其思想的健康发展,在深度学习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语文要素包含诸多内容,将相关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进行对接,能够形成崭新的教育契机。教师需要做好对接设计工作,让红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学阶段,先给学生播放电影《刘伯承元帅》的片段。虽然只是几分钟的电影片段,但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信息。教师对电影背景做介绍,对刘伯承的主要事迹做推介,加上学生自身的一些认知积累,自然能够帮助学生顺利了解刘伯承这个人物。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给学生讲述了刘邓大军的故事,将学生带入那个特定的年代。在文本阅读环节,教师让学生将最精彩的片段或者句子画出来,并做鉴赏分析,说说这些描写对塑造人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和聆听故事,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阅读学习自然进入佳境。教师借助影视片段做引导,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对刘伯承这一人物有了一定的印象。教师从人物塑造角度做引导,要求学生对描写方法进行认知和体验,这也属于语文要素落实范畴。
  二、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刻挖掘多种形式的红色爱国主义素材,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红色爱国主义渗透,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切实增强学生对于红色历史的感知和认同。实际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与红色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契合点,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而相得益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新教学着力解决好红色教育的内容,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语文教学的保障。就具体现实层面的教学策略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红色教育的路径是多样化的。首先我们认为需要深刻挖掘多种形式的红色爱国主义素材,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途径展示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力量,如马克思、毛泽东等人从小就志向远大,誓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终生,如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心中坚定的革命理想而战胜巨大的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深刻挖掘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红色实例,是对于光荣革命历史的感知和传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和健康品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突破课内桎梏,向外拓展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传播红色文化,教师要适当突破课堂空间局限,开发外部活动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红色精神感知。
  首先,设计“一节电影课”,使学生通过观赏电影以学习、感知红色文化。正式播放电影前,教师可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其在课后利用图书馆资源、互联网工具等查找并了解与影片有关的信息,比如影片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及其有关的红色故事等,使学生初步形成关于影片的大致认知。在影片播放结束,再要求学生写电影观后感。若时间允许,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班会,请学生围绕红色影视作品进行沟通。比如《长征》《小英雄雨来》《上甘岭》等,持续深化学生对革命先烈奋斗、牺牲精神的体会,使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更努力地学习知识。
  其次,举办歌唱红色经典活动,在趣味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并搜罗与此相关的红色歌曲,比如《映山红》《十送红军》等,于课文讲解结束后带领学生学唱,营造有趣而活跃的红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更深刻地明悟红色文化,更牢固地掌握红色事迹及其精神品质。
  最后,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弘扬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就红色文化文本展开诵读、演讲、话剧等活动,在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课文、经典作品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红色作品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红色认知。例如给学生推荐《狼牙山五壮士》《长江之歌》等,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红色精神文化。
  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者本人不仅仅要有高度的对干红色文化热情,同时更要讲究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切不可随意,半途而废,因为教育者不仅仅承担了红色文化传承教育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教育者教育的对象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是在发挥自己的智慧通过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来塑造未来社会建设者们的思想。也就是说,教育者面对的不仅仅是现在,更重要的是未来。
  • 【发布时间】2024/4/12 15:54:03
  • 【点击频次】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