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幼儿园“五育并举”科学评价

 

【作者】 赖梦云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园是人才培养的起点,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对于幼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本文就“五育并举”模式下学生科学评价体系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五育并举”;科学评价体系;构建
  幼儿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需要构建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修身立德,在智育与体育活动中加深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在美育和劳育实践中把握人生方向,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明确指标导向,不断调试质量评价“指挥棒”
  德育方面,评价了师德师风建设、德育机制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理想信念、学生人格品质、学生规则意识、学生行为习惯。
  体育方面,评价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活动场馆建设、体育课设置等。
  美育方面,评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技能、美术展演活动开展情况、美术、音乐器材配备情况。
  劳动教育,评价也有不同要求。
  二、激发构建“五育并举”新评价体系的内驱力
  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想办法通过量化方式激发其内驱力,让“五育并举”的科学评价方式逐渐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为此,我们在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中,增加了学生品德考核情况、学生体美劳考核情况、学生一学年来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内容,通过量化的形式来督促教师逐渐转变育人观念,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位学生。在学生方面,我们除了保留三好学生、品学兼优生等荣誉外,特别提升了学生显著进步奖、学习积极分子等的评定,并依托学校“十好教育”、劳动教育、品格提升工程等,开展“走好路”之星、“吃好饭”之星、“睡好觉”之星等校园十佳之星的评定,还评出了“自强不息”青云少年、“好学儒雅”青云少年、“守望相助”青云少年等,逐渐转变学生对“好学生”的看法,逐渐内化“五育并举”新评价体系的内涵。
  三、评价主体的改变:从教师主评”到多方联评”
  评价不再是教师“一锤定音”,而是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综合性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学生小组、班级、家长、社区等团队,形成以团队形态实现评价工作的人文管理特色,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四方面,多视角、多层面、多渠道地观察和评价,体现多方参与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例如各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及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学生的进步、闪光点时,可随时进行教师评价,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而清晰的评价。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同伴互评,主要看闪光点、看进步、看发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一般每月评价一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或者平时交流中,指导家长评价好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通过找问题、查原因,寻方法,从而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教模式。家长评价,让老师看到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时促进了家校合作。再例如:劳动我能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时促进了家校合作。再例如:劳动我能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通过学生《做”、家长《导”、教师《评”、学校社区《展”四步曲,使学生在多方参与的评价中,不断掌握日常生活劳动的基本技能,真正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纸笔测试,这种评价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及思维纳入一个固定僵化的模式中,有些同学在测试中为取得高分,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择手段,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对其成长是有害的:因此,对学生评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行为观察、学生口头表述、情景测试、项目合作、学习日记、成长记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评价,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及行为实践等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需要选择多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机制发挥其更强大的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
  五、注重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坚持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根本遵循,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完整体系,将“五育”综合素质评价融入高校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从整体高度进行规划设计。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综合评价记录、查验、整理、评分、公示、推荐采用体系,并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委、学生会等各方面力量,全力实施。
  六、美育评价——以展促评”
  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学生美育素质测评评价细则从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进行评价。
  学校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开展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为抓手,整体谋划、循序渐进。明确评价目的,一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艺术基础素养,二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艺术的学习习惯,三是为了改进艺术课程教学。树立以展促教”以展促学”的学生艺术素养评价观点。把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学科根据学校每周推送的微课、网课学习内容、课堂学唱歌曲三项活动,学生自选其中一项兴趣内容,通过视频拍摄的形式来参与评价。
  美术分班级开展指定主题的绘画活动,并结合课堂表现、课堂作业,从艺术创作与艺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通过多元评价,了解了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并促进孩子们在今后的艺术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七、强化结果运用,努力形成教育改革“助推器”
  着力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将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作为检验地方教育投入产出的试金石,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深化改革,强化保障,以“五育”并举提“五育”协同,“五育”融合。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通过此次科学评价,不仅掌握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和成长情况,还健全了幼儿园和家庭联评机制,促进了家园沟通,为下学期保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发布时间】2024/4/12 16:17:56
  • 【点击频次】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