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幼儿园早操活动开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多次观摩、研讨师幼做早操的情况后,我们总结了我园早操活动存在的一些弊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从环节安排的科学性、精巧构思,实现早操设计编排的独创性、体现体能性、操节与体能游戏相结合,增强活动趣味性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我园师幼早操活动的编排,提高了幼儿早操活动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早操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早操编排;早操音乐;生活情趣
幼儿早操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幼儿在早晨进行身体锻炼的各项体育活动的总称。早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让幼儿情绪愉快地开始一天的新生活。
一、环节安排的科学性
(一)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即准备活动阶段,准备活动也叫入场。幼儿在入场时,可以一边做手上舒展类动作或情景类动作,如:开火车、小鸟飞、拍手、绕环等动作;一边进行走步、跑步、单脚跳和简单的走跑交替等,达成热身的目的,让幼儿的身体机能迅速地进入运动状态。
(二)队列队形练习
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秩序感,并提高幼儿听和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队形的练习,也是热身运动的延续。在创编时,可以通过分散和密集队形的方法来充分利用场地,每一次的队形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幅度。队形图案要做到明显清晰,具有变化和新颖性,给人以活泼、欢快、优美、轻松自如的感受。小班通常一个跟着一个走圆圈或方形;中班切断分队、立正、看齐、原地踏步、齐步走、纵队变圆圈等;大班左右分队走、并队走、原地向左右转、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十字方阵逆时针走等。
(三)操节活动
操节是早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幼儿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重要内容。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实现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活动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
二、精巧构思,实现早操设计编排的独创性
早操的设计编排应根据幼儿园特色及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从内容、动作、队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编排的早操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出适宜性、趣味性、游戏性。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持性较差,因此,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短小的、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动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戏操。此外,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早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圈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
中、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较好的发展,早操活动的动作难度可以适当加大,如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动作,也可以有方向的变化,还可以有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可以丰富一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队、并队等。除了表演徒手操以外,还可以让中大班幼儿表演一些轻器械操、武术操、韵律操等,手持的器械可敲击、摇晃以发出声响,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喊出一些简单有力的口令,以营造激情昂扬的氛围。总之,早操的编排应将操节练习、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完美融合,做到动与静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结合,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早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早操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体现体能性
早操的目的是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早操舞蹈化,是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增加早操的花样性,老师们常常会将舞蹈动作加入到早操训练中,却忽视了早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体能性,比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手语表演、小舞蹈组合,这样的早操活动是无法提高幼儿体能的。因此,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这样才能达到早操锻炼的目的。
四、操节与体能游戏相结合,增强活动趣味性
在早操中以故事串联,编排生动有趣的情节,将操节与体能游戏相结合,能让幼儿乐此不疲地融入早操活动。如中班纸棒操,我们以《熊出没》故事为线索,编排了光头强的“伐木操”后再把纸棒摆放在不同方位成山洞、小河、树林,设计出光头强钻过山洞、跳过小河、穿过树林的游戏,这样操节与游戏结合,活动非常富有趣味性,又简单易学,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动作,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园早操活动在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良好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想传统教学模式下幼儿早操内容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根据音乐编排好动作,再分解教给孩子们,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尽快学会并掌握,教师的指导方式可能枯燥单一,在压力下,幼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减少了对早操动作及音乐的理解,所以孩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早操缺少情感,缺少表现力和感受力,这种机械式的、没有表现力的早操动作,显然不能起到锻炼幼儿体质的核心价值。而新颖有趣的早操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提升了孩子每天的运动量,更是培养了孩子们阳光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及吃苦耐劳精神,能够让幼儿发现早操中的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早操编排;早操音乐;生活情趣
幼儿早操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幼儿在早晨进行身体锻炼的各项体育活动的总称。早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让幼儿情绪愉快地开始一天的新生活。
一、环节安排的科学性
(一)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即准备活动阶段,准备活动也叫入场。幼儿在入场时,可以一边做手上舒展类动作或情景类动作,如:开火车、小鸟飞、拍手、绕环等动作;一边进行走步、跑步、单脚跳和简单的走跑交替等,达成热身的目的,让幼儿的身体机能迅速地进入运动状态。
(二)队列队形练习
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秩序感,并提高幼儿听和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队形的练习,也是热身运动的延续。在创编时,可以通过分散和密集队形的方法来充分利用场地,每一次的队形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幅度。队形图案要做到明显清晰,具有变化和新颖性,给人以活泼、欢快、优美、轻松自如的感受。小班通常一个跟着一个走圆圈或方形;中班切断分队、立正、看齐、原地踏步、齐步走、纵队变圆圈等;大班左右分队走、并队走、原地向左右转、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十字方阵逆时针走等。
(三)操节活动
操节是早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幼儿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重要内容。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实现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活动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
二、精巧构思,实现早操设计编排的独创性
早操的设计编排应根据幼儿园特色及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从内容、动作、队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编排的早操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出适宜性、趣味性、游戏性。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持性较差,因此,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短小的、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动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戏操。此外,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早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圈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
中、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较好的发展,早操活动的动作难度可以适当加大,如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动作,也可以有方向的变化,还可以有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可以丰富一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队、并队等。除了表演徒手操以外,还可以让中大班幼儿表演一些轻器械操、武术操、韵律操等,手持的器械可敲击、摇晃以发出声响,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喊出一些简单有力的口令,以营造激情昂扬的氛围。总之,早操的编排应将操节练习、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完美融合,做到动与静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结合,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早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早操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体现体能性
早操的目的是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早操舞蹈化,是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增加早操的花样性,老师们常常会将舞蹈动作加入到早操训练中,却忽视了早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体能性,比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手语表演、小舞蹈组合,这样的早操活动是无法提高幼儿体能的。因此,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这样才能达到早操锻炼的目的。
四、操节与体能游戏相结合,增强活动趣味性
在早操中以故事串联,编排生动有趣的情节,将操节与体能游戏相结合,能让幼儿乐此不疲地融入早操活动。如中班纸棒操,我们以《熊出没》故事为线索,编排了光头强的“伐木操”后再把纸棒摆放在不同方位成山洞、小河、树林,设计出光头强钻过山洞、跳过小河、穿过树林的游戏,这样操节与游戏结合,活动非常富有趣味性,又简单易学,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动作,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园早操活动在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良好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想传统教学模式下幼儿早操内容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根据音乐编排好动作,再分解教给孩子们,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尽快学会并掌握,教师的指导方式可能枯燥单一,在压力下,幼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减少了对早操动作及音乐的理解,所以孩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早操缺少情感,缺少表现力和感受力,这种机械式的、没有表现力的早操动作,显然不能起到锻炼幼儿体质的核心价值。而新颖有趣的早操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提升了孩子每天的运动量,更是培养了孩子们阳光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及吃苦耐劳精神,能够让幼儿发现早操中的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 【发布时间】2024/4/12 16:18:37
- 【点击频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