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的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帅华丽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李庄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落实都应注重实践性。一直以来,语文作业从课外作业的内容上和作业的形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业的布置也应从四方面着手:布置倾听的作业,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布置诵读的作业,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布置看说结合的作业,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布置写思结合的作业,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如今课程改革的狂潮中,作业的改革明显落后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语文作业从设计到落实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要改变传统作业设计中的以中考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作业设计观。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在中考中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能够让学校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仅仅将应对考试作为出发点。在中考这根指挥棒下,初中学生只是机械式地为完成教师的作业而作业。此种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中心,对于语文作业的题目、难度、深度、外延度的设计和把握,要以初中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导向,要符合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科学培养的规律,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个性。当然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以学生内心需求为导向并不是意味着要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而是说学生在进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科学参与,有时也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实施必要的外部加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语文教师的引导和加压需要以学生能够愉快接受和主动认同为前提,此时教师的引导和加压就变为了学生内心的需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注意一个“精”字,体现合适性
  所谓“合适”,是指教师要控制好课外练习的数量与难度。作业过多过难,不仅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做事马虎的坏习惯,挫伤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作业过少过易,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轻视语文学习的思想。如在执教九下第一单元(均为表达“爱国思乡”之情的现代诗歌)时,遵守新课标“鼓励学生多诵读”的精神,我抛开了学校征订的有关教辅资料上的所有习题,除字词积累、名句赏析、仿句训练外,着重布置学生感情朗读教科书范文与课外收集的诗歌,举行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朗诵会。因为我觉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朗读是一种眼看、手到、脑思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而且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通过感情朗读,该单元所选的六首诗歌及课外诗歌那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深远的意境、饱满的感情在学生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迹。
  三、注重差异性,激发作业兴趣。
  语文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作”。由于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优、中、差生的语文能力仍有一定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可不等同地对待。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作业兴趣。笔者曾作过这样的尝试:在接任新班的语文科教学之前,将班里的优生、学困生分为两组,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将优生编在“单号”位上,把学困生编在“双号”位上。对有些课文的作业按其要求的高低或知识的深浅程度设计成两类,将难度大的作业布置给“单号”位的学生完成,另一类难度小的作业给“双号”位的学生做。这样,既使优生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使学困生顺利地完成了作业。有力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作业兴趣。又如在学生作文布置时,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优差生,即提高优生的作文“档次”,降低学困生的作文要求,使同一题目的作文中,学困生“差”的作文往往比优生“好”的作文评分分数较高或同等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学困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
  四、全面评价,激励当先
  对不同层次学生应该采取不同评价方式。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尽量用激励性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应该给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目标,当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评价,要鼓励他们,让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喜悦,使其保持积极学习态度与良好学习状态。例如,对于有创意、做得好题目,在题目旁边根据特点写上:“没想到你见解如此深刻,期待下次看到你更精彩表现。”针对错误,在旁边写上“还可以更好”“再检查一遍”“请看清楚题目”“真有创意”等评语,画上笑脸,肯定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错题,学生主动按评语提示去改正,改正后老师再检查、表扬、激励。对于有进步学生批注“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继续努力。”“不错,学习就得认真!”“这次作业书写工整,进步很大,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坚持下去。”等评语。在每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各项积分评出各项单项奖项,然后再根据综合得分以及期末考试成绩选出语文之星与进步之星。
  总之,要抓好语文作业,离不开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只有将教与练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体验,语文教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24/4/12 16:25:27
  • 【点击频次】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