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作者】 孙友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计算,是一种能力的表达,是一种不要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是学生计算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每个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该培养和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都是最基础的计识,但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计算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是必须拥有的一种计算方法,方法掌握得当,对学生数学的学习、综合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课后学习中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改变学生只注重笔算来计算不注重计算的现象,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不少学生计算训练内心抵触,不喜欢,因为在他们看来,计算题都太过简单,没有难度性,是浪费时间。但是我们教师都明白,任何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我们的计算也是如此,就没有计算就不会进行有难度计算。只有学生在平日里做长期计算训练并积累起来,真正用到的时候才能将方法熟练于心得心应手,做到正确率高而不出差错。因此,计算练习在平日里必不可少的而且要长期培养,培养学生做计算题的自觉性,就要培养学生经常练习计算的兴趣。
  首先,培养小学生计算的兴趣需要好的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方法如何学生是否容易接受都取决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自己要有渊博知识面,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才能在课堂上将知识正确的有条不紊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语言要精练,将课堂内容用最简单易掌握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教学内容在学生面前就一目了然。特别是低年级教学,必须每节都要保证3到5分钟的计算时间,采用齐说,个人说,小组说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计算兴趣。
  其次,要用鼓励学生的方法。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接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学生方面来考虑,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也不一样,要多给学生鼓励,让他们多说多练。数学重在掌握方法,让孩子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技能。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也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特别是计算方面,很多学生因为养成不检查的坏习惯,造成自己粗心经常算错题,比如说考试中把数字看错,68÷7,看成86÷7,一直等到试卷发下来已晚了,下次考试又犯同样的错。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问题,计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计算题贵在一个“快”字,快易出错,有的学生却过于追求做题的速度而忽略了正确性,如我在考场上见到一些学生,做完题,东张西望自己玩起来也不去回头检查一下卷子上做完的题,最简单的反而错了,将本来应该得分的题目,拱手相让。对于这种现象,要从平日里学生的作业入手,要求学生将作业本上的错题及时纠错,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长此以往,让学生养成做完题自己检查的好习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其次,要求学生要书写规。这就要求学生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要认真书写,不要因为因书写失误而造成丢分就不值了。
  总之,要想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应该是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行,除了老师精讲学生精炼外,还有是错题分析,计算要天天练,时时练。学生做完作业后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不要一味的只讲快,要在正确的情况下去追求速度,久而久之学生的速度就快了,正确性也就高了。教学时还要保持对学生的亲和力,要让学生喜欢你的教学,喜欢数学这一门学科,于教于乐就是这个道理。
  • 【发布时间】2024/5/22 10:17:03
  • 【点击频次】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