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保育员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做到保教结合

 

【作者】 刘佳妮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保教结合原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它的落实是推動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保育员要履行教育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保教结合寓于幼儿日常生活、教学、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保教结合;保育员;生活;教学;游戏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中心,是关系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实施的教育方式是“保教结合,保教并重、保教一体”的模式,国家规定每个班除了教师外还配有保育员。这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保育与教育并重,轻忽任何一方都是偏颇的。换言之,保育员在“保教结合的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她有履行教育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真正做到科学保教。那么,保育员如何实施保教结合,抓住自身工作中教育契机,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更好地与教师分工合作,管理好班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呢?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首要前提
  1.园长要转变自己
  的管理理念,端正自身的教育思想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因为园长在办园过程中,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在教育方针政策和一定的办园条件,如,园舍、设备、师资具备以后,园长便是决定因素。园长一定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国家政策、法规精神,树立“以幼儿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准办园方向,用开展的眼光看教育。
  2.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领导要当好教师的领路人,通过组织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可以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专家来园讲座、园本培训、案例研讨、自学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学习。如,发展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与小学教师“对话”,组织教师分析造成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危害及改良措施进行专题研讨,总结出幼儿园、教师、家长在这项工作中的考前须知,使教师在理解的根底上,真正从内心深处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贯彻“保教合一”,提升工作温度
  将“保教合一”理念贯穿于幼儿园的整个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当今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既要注重学前教育,也要做好保育工作,制定多元化的结合方案,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首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保育教师学习幼儿保健的相关知识与政策制度,培养其良好的“保教结合”的意识,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幼儿园也要加强“保教合一”理念的渗透,将其与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围绕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营造优质育人氛围的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与德育观,进一步提高工作内涵。
  三、从培养幼儿自主性切入,保教结合培养习惯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保育和教育工作中,我们尝试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切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为未来的独立生活储备基本的生活知识与基本生活技能。如在午睡起床时,保育员发现有的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差,小手不太灵活,到了会系扣子的年龄依然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并总结了原因:一方面是孩子们的依赖性很强,另一方面是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高。于是为教师提出了开展动手操作的活动促进幼儿手部肌肉发展及动手能力的要求,同时保育员和教师统一要求,给孩子们更多发挥自主性的机会,如“只要是自己能做的都要孩子们自己做,绝不包办代替”,在保育与教育的结合中,孩子们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明显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教师从幼儿的生活技能现状出发,设计了玩彩泥以及剪纸等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小手肌肉得到了锻炼,动作也更加灵巧。保育员也可以在午睡起床时鼓励幼儿和相邻的小伙伴玩穿衣服比赛的游戏,从而在提高幼儿生活技能的同时,促进幼儿手部肌肉发展,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
  四、交流学习,强化评估,促进优质保育工作常态化
  1.案例交流,互相借鉴
  我园每月开展一次案例交流活动,通过案例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个案做出反思,提高分析、解读幼儿的能力。同时,通过对话交流活动,凝聚每个人的小智慧,形成幼儿园的大智慧。比如:在一次案例交流中,小班保育员介绍的“我为小花浇水”描述了如何通过此互动栏目引导幼儿多喝水并愉快记录取得的良好效果,大家都非常认可,纷纷效仿学习。于是各班出现了“我为小汽车加油”、“我的小花长得壮”等互动栏目,形成了保育工作思路不断创新的良性循环,达到了注重个案评估、互相交流的目的。
  2.定期检查,及时反馈
  通过制定详细的《保育员月岗位考核细则》,从师德修养、工作过程、工作实绩三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得分,注重对保育工作过程的管理,并加强监督,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卫生每周一次定期检查,一次不定期抽查,每月组织保育老师巡检互查,每次检查结果及时反馈,让保育员知道错在哪,哪里还有差距。每学期末实施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多方面工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使保育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保育老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才能共同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 【发布时间】2024/5/22 10:23:14
  • 【点击频次】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