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缺“趣”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 赵春月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小学时期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开展书法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当前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缺“趣”的问题分析,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的意义与价值,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的策略三个方面来浅析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缺“趣”的现状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策略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脉延千年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小学时期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开展书法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小学书法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欣赏和临摹优秀书法作品、参与读帖临帖等的书法实践,小学生能够逐渐养成专注、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和书写习惯,获得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享受,涵养艺术底蕴,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一、当前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缺“趣”的问题分析
  1.缺乏对硬笔书法教学的重视,无“趣”可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导致对硬笔书法教学的投入不足、关心不够。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书法这一艺术的认知,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能力,致使很多学生的字迹歪歪扭扭,缺乏规范性和美观性。
  2.学校书法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乏味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变革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也要求书法这一艺术的教育形式需要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当前很多教师书法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大多延续以往的经验,以课本讲授和临摹示范为主,往往注重机械性的练习和模仿,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这种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思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就难以感受到书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3.书法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生积极性不够高
  目前,学校内关于书法的评价维度相对单一,教师对学生书法的评价也停留在写字的层面,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艺术审美造成了比较大的局限,更是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4.学校书法教育氛围不浓,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学校通常关注实用性、技术性知识教学,使书法教育这一艺术类课程边缘化。学校书法老师多由语文老师兼任,他们时常将主要精力花在语文教学、学术研究或其他业务方面,这也直接影响书法教育质量。
  5.家长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学生兴趣不够持久
  在现今社会中,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家庭书法教育的实质性发展。一是书法教育对于家庭来说有一定的负担,二是家长的功利化教育思想愈渐浓厚。目前,多数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成绩,将孩子的业余时间用来补习功课,这就造成了书法教育的缺失。书法教育作为一种长期性的工作,既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还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的意义与价值
  1.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影响硬笔书法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性格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对需要集中精神和注意力、持续训练的硬笔书法学习感到厌烦。通过采用故事化教学、游戏互动等方式,将传统的古板枯燥的书法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到书法学习中来。
  2.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趣味化的书法课堂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新设计……想自己之所向,写自己之所向,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有个人色彩的书法作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书法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感受力。
  3.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在硬笔书法学习中,孩子们提升的不仅仅是书写技能,有耐心、专注、细致等品质的孕育,还有观察、分析等能力的生长,这些美好的品质、优秀的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4.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书法的魅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的策略
  小学硬笔书法教育趣味化的策略,旨在激发小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尝试实现小学硬笔书法教育的趣味化:
  (一)学校层面
  1.创设教育环境,营造趣味氛围
  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设施和环境,也包括心理层面的氛围和影响。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都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布置班级、年级与校园书法文化,营造趣味书法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设置书法艺术廊、书法闯关机、书法兑换“贩卖”机。
  2.依托书法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书法课堂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在书法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书法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参与书法比赛、展览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1)挖掘书法教育资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历史等,形成跨学科的学习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如:书法名家趣事、《说文解字》趣味字源等;融合历史、建筑、体育、音乐等领域中与书法密切相关的知识,丰富书法教育内容。
  (2)将常规课堂与开放课堂相结合,丰富书法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硬笔书法学习兴趣。如:汉字乐高、操场汉字迷宫,空中书法展厅(如:植物名片、风筝书法展);开设家长参与的开放书法课堂,家校携手,提高学生硬笔书法学习兴趣。如:爸妈书苑、亲子课堂、亲子书写等。
  (3)打开思路,探寻趣味的书写方式。如:“趣”笔硬写、刻字拓印等。
  3.探究教学方法,趣化书法教育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硬笔书法教育应少写精练。结合书法教育的学科特点,探究多样趣味教学法,例如:肢体趣笔画、丑字趣美容、规律趣成诗等。同时,联系学生生活,体悟书法乐趣,例如:叠“麻将”、书法“走秀”场等。
  4.趣味书法评价,激发学习热情
  有价值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反思和成长,以及提供师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在书法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评价的作用,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可以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正强化的方法来影响小学生的硬笔书法学习,采用多样评价手段,将家庭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健全书法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保持学习书法的热情。例如:书法步步高、书法赛赛乐等。
  (二)家庭层面
  “双减”背景下,家庭与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也有了更充裕的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首席,在引导孩子艺术修养上可发挥积极作用。学生是否能对书法学习产生更持久的兴趣与热情,家庭教育是关键因素。
  1.借助学校创设的书法平台,提升家长书法素养。家长借助学校相关平台,如:爸妈书苑、家长学校的书法专题培训以及学校公众号的宣传,转变对书法的观念,提升自身书法素养,为学生持之以恒地书法学习提供精神支撑。
  2.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倡导打造家庭书法角,形成孩子展示自身书法才能的专用空间。
  3.利用家庭亲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家庭有重大活动时,为孩子创造施展书法才能的机会,如:写家书、请柬、贺卡等;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打卡名胜古迹和书法展,感受书法魅力。
  4.学校、家庭与社区三方协作,开展服务社区的书法志愿活动,如:写海报、启示、手抄报等。
  通过以上策略,小学硬笔书法教育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等,提升其综合素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志文. 小学书法趣味教学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4.
  [2] 郄超. 小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及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 陈金方.让小学书法教学更有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13-214.

  • 【发布时间】2024/5/22 11:06:21
  • 【点击频次】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