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路径探寻

 

【作者】 蒋文静

【机构】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立德树人作为目前教育实施的根本任务,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的阐述,分析了小学德育实施的重要性,探讨了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路径,以期为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小学德育;有效实施;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培根铸魂的教育需求也日益增长和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德育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立德树人不仅要求教育者自身树立良好的德业,为后代做榜样,更要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德育为先,加强培根铸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寻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年教学实践中我加大了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路径探寻力度,获得了这一样认知。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一)立德树人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
  不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难以保证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的培养落实。如今的新课标是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纲领性文件,坚持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既能为核心素养在达成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也能为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关键能力培养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动力供给,从情感、意志甚至认知上也能起到帮助作用。
  (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有效的德育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的实施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德育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营造校园德育氛围,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校园德育氛围的营造是小学德育实施的基础。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活动开展等多种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品质的熏陶。例如,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宣传道德模范、优秀学生的事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现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小学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家、数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德育活动是小学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举办“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品质。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家庭是德育的重要场所,家校合作对于小学德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家校共育的机制。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德育理念和方法;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建立微信群等沟通平台,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学校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师德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德育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路径的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上述小学德育的路径得到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辅助:一是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素养;二是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以班级或者年级组为单位将学生的道德品质纳入评价范围,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三是加强德育管理,学校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结论与建议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德育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以及加强师德建设等有效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实施路径和方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韩海善,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 2021,000(044):34.
  [2]黄海霞,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2(24):104-106.
  • 【发布时间】2024/5/22 11:12:09
  • 【点击频次】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