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式和方法

 

【作者】 胡小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多数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从入手,望题兴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式方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淡化了数学问题的内型,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己有的经验,能根据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去收集信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心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只是机械地传授灌输知识,那么知识只会让人有厌恶感,没有情感驱使机械学习只会让人产生无力感与疲倦感。没有积极向上学习情绪,就会使学习背上沉重枷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益于学习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课件来吸引学生注意,化抽象为具体,把数学知识引入现实生活。通过生动有趣主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有什么启示?”让学生自由解答,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小组之间集思广益,对各种信息进行剖析整理,从而提出要解决问题。组内成员观察思考使得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能力。例如,二年级教材上某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大屏幕上面,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然后交流一下自己发现。在前面教学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有整理信息技巧,通过组内成员之间信息共享,他们迅速找出来各种信息,学生在观察图片时,教师要做有效指导,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思路清晰,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降低对教材内容的依赖性,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特点往往是难以理解的或是难以记忆的,此时,教师要注意不能将教材内容作为课堂的全部,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重难点上,并做适当的拓展,在不断深化小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还能让小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曲折过程中不断的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最终,小学生不仅掌握了重难点,更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由习惯而成自然,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三、在自主剖析中寻求解决问题途径
  在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剖析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质疑、解疑为核心实行自主剖析教学。
  (一)学生独立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自己尝试做一做。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时间与空间,做一做让学生记下自己解决方案,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良好学习习惯。
  (二)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自己解决方案与小组同学交流,没有解决问题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作用,能激发学生深入钻研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四、梳理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技能
  问题解决的技能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基本技能。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形成解题技能。练习设计必须到位,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同时还要加强对专项练习的指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还是以二下的“平均分”为例,在教学后,先请学生回顾总结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生活中怎么平均分,再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让学生自学课本是学会学习、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营造自学氛围,提供学生自学空间,让学生可以一边看一边思考,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解决,学生無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分组讨论一同解决,有的问题实在无法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展开解决。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倍数与约数的意义”这方面的知识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初步简单的阅读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之后展开精读讨论,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何种情形下才会出现倍数与约数的关系,倍数和约数能够独立存在吗?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当中提问并且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出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加多样全面,在进行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时,要注意策略多样性与相对性,不能仅仅进行知识教学,更要教授策略中体现数学思想,将数学学习渗透到日常学习方方面面。
  • 【发布时间】2024/6/6 14:39:12
  • 【点击频次】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