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栽活一棵树 育好一片林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立足于如何抓好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工作,主要从一个“根本”、两个“要点”、三个“关注”、四个“必要”和五个“训练”几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具体范例总结了平常数学复习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和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以期能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训练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复习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不容易,育好一片林更要下功夫!对于如何抓好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我没有多么独到的复习法宝,也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策略,只有一些真实的做法,一些实实在在的体会,在此浅谈一二。
一、一个“根本”
这个“根本”指的是教材,我们的复习千万不能脱离教材去搞题海战术,考题的千变万化也都来源于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嘛。
对于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务必严格过关,这些就是根本中的根本了。数学学科有些内容也是有必要背的,比如各种运算律、各种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等,虽说数学主要考查知识的灵活运用,可是头脑里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又拿什么去运用呢?
二、两个“要点”
(一)重点
哪些是重点内容要以教参为准,复习中务必突出这些重点,注意用时用度的把握。
小学数学的重点就是“数与代数”,其中计算又是重中之重。如果把重点再细化到每一册,还有重点单元和重点章节,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等。
(二)难点
我们都知道数学的最难点在于问题解决,即使没有能够真正突破的奇效方法,能在细节的处理中来寻求点滴的突破也很好了。比如六年级上册《圆》一章,当把圆的周长和面积两个知识点夹杂在一道问题解决中时,学生就普遍感觉困难了。还有与圆环的面积有关的问题,圆环的面积计算只是在一个练习中出现过一道题,但是我们有必要把这个内容作为一节新课来讲。这类题考察了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几乎所有与圆有关的知识点,有时还会把正方形等图形也放进去,就更难了。以上类似的难点题就需要多加练习、指导,以求突破。
在整个复习阶段,我们的复习方向一直不要偏离了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不然就有可能做不少的无用功。
三、三个“关注”
(一)关注考试题型
我们平常的复习题要尽量与考试题型相似,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答题更流畅。
(二)关注复习资料的使用实效
复习资料其实并不在于多,同一份纸卷,有的老师可能考过、评讲过就放下了,但有的老师可能还会一个个地检查学生的改错情况,或是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再进行类似的练习,又或是把试卷收起来,过些时候再拿出来温习错题,甚至于好的资料再重新做一遍。总之,我们要尽量发挥出一份资料的最大价值。
(三)关注后进生
对后进生的关注,要坚持不放过每个学生的每一次学习任务,允许他可以晚点交,完成的质量也可以差一点,但是必须完成。虽然到最后他们依然不太可能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但至少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了,不至于出现太明显的知识脱节现象。
四、四个“必要”
在复习阶段,各科的练习量都比较大,若能做到“有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的话,练习会更有实效。
不要说小学生了,甚至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知道老师并不会收、并不会改,做题的态度就会打折扣,对于本来学习态度就不端正的,可能连做都不会去做。这样的话,资源浪费了,效果却不理想。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干脆就暂时不安排任务,因为安排了,也只是对部分本就优秀的学生有用,而我们要努力提升的恰恰是那部分懒惰的后进学生。
五、五个“训练”
(一)计算训练
计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计算能力是伴随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一项核心能力,无论多么高深的数学问题也离不开最后的计算。所以,口算、笔算都要天天练,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二)问题解决训练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大都不喜欢,出错率特别高,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只要理清了解题思路,落实好了读、找、画、说、算、查等解题步骤,养成了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问题解决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三)典型题目训练
对于平常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目,我们要反复练习。比如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这是很重要的计算题,一定要让学生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等理解透彻,还有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解决,也属于典型题目,需要多练习。
(四)答题格式训练
答题的格式要规范,才能尽量减少丢冤枉分。比如解方程时,在什么位置写“解”字,做问题解决时,在什么位置写算式,什么位置写答语,平时都要规定好并加强训练,不然做出来的格式就是五花八门的,乱糟糟的。
(五)考场细节训练
考场上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拿到试卷先检查两面是否漏印、是否字迹不清再写名字,如果试卷有错题怎么办等应考细节,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加强训练,形成习惯,肯定好过考前短暂的动员。
一个“根本”、两个“要点”、三个“关注”、四个“必要”和五个“训练”纯属个人的教学心得,教无常法,学无定法,只有适合自身和班级实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不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并灵活选用方法,在分析、反思中总结,从而不断提高复习的效率,才能做到“平时栽活一棵树,复习育好一片林”!
- 【发布时间】2024/6/6 14:48:42
- 【点击频次】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