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作者】 邹雪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孔滩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生物学习的就是物种生命组合的结构,是人类了解自然环境,自然物种以及生命规律的必备课程。初中生物涉及到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在初中学习阶段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生物知识既是当前学习的需要,也有利于以后对物种专业的深入研究。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生物教学,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初中生;生物学习;教师水平
  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情操。学习是一个漫长并且枯燥的过程,初中生也正处于天真活波的年纪,想要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生物,主动的进行学习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即使如此初中生物教师也要努力钻研良好的教学方法,将生物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其和初中生的天性进行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乐趣。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在非智力作用下最为活泼的因素,是学生探求生物知识入门的向导,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挥巨大的动力。用丰富、有趣的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打造初中生物教学高效教学的方法之一。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时时关注,并注意搜集和生物教学有关的最新信息。在每节课上,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向学生详细介绍与生物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方向和动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进一步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
  二、有效备课
  (一)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
  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标准》已不同于传统《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度”,需要准确了解。
  (二)要求对学生学情把握,考虑学生求知热情
  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学生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实际水平与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三)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剖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联系等。而有效备课更应强调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与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与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运用生物实验做好教学工作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传统生物课堂上,实验的优越性没有得到体现,进行生物实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的需要。而新课改下,生物实验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运用实验教学法组织生物课堂,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生物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在运用实验教学法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出精心的安排。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先做好相关的预习工作,明确实验的目的,熟悉实验的步骤。不管是在教师演示实验中,还是在学生实验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一边进行实验操作,一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或者提出思考问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实验情况,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只有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才能够使实验教学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四、善用多媒体技术
  对于新世纪的教师来说,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是对于教师的一种考验,对于初中生物老师来说更是这样。对于传统学科,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如果仅仅用黑板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学生也许也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这对于初中生物小学科新教学,这些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学生来说就不一样了。如果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本知识,可以有效拓展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的技术,可以很好地丰富生物课堂,让学生觉得生物是一个有趣的学科,而自然而然的去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知识。如果不然,学生很容易因为觉得生物很无聊或者很难学懂而开小差,完全不跟着教师的步调来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教师需要多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积极地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五、抓好课堂提问
  出名教导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提问的重要性时,曾诙谐地说:“研发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就是由教師提出一些分外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确定的斟酌时间来举行回复。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集中学生留神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磨练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才能,检查他们的学习处境,扶助他们稳定和运用所学的学识。教师提出问题要从浅到深,并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议论,还要实时赋予表扬。例如,笔者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节课,讲到“环境污染”这一的概念时,先不对学生举行任何讲解,而是先向学生提问:生活中都亲眼目睹过那些现象污染了我们周边的环境?考虑到学生对这个问题有确定学识根基和生活阅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举行议论,刚开头时只有个别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笔者实时激励并赋予表扬,后来大量学生都站起来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连忙变得活跃起来,笔者把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看法逐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环境污染”的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制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空气,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求知的欲望,从而对所学的学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坚韧的掌管。
  六、合理进行分组
  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强弱,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勤于动手,要想让实验取得成功,并且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分组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将他们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组成员的作用,实验效果才会得以显现。因为本人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的特点和个人能力了解得比较透彻,在分组实验时,按照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大小进行搭配,充分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讨论表达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还要随时观察每组的实验状况,关注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适时加以鼓励和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信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生物中的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加以完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农村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更加完善,农村学校生物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七、科学运用教学的语言,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语言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鼓励的言语。其次,教师要多用幽默风趣的话与学生互动。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善于把握时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生物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将生物教学课堂打造成为以教师为核心的新理念的平台课程,找出更为高效的生物教学方法,完成高效率的生物课堂教学,为教育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发布时间】2024/6/6 16:29:54
  • 【点击频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