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教学

 

【作者】 孙学连

【机构】 四川宜宾市翠屏区菜坝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说起阅读,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语文这个学科,然而,数学也是需要阅读的。只不过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忽视。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也离不开阅读。随着社会数学化的发展,阅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阅读;阅读教学
  有位语言学家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和一般阅读一样,是对数学语言文字、公式、图表等材料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但因为数学作为一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而在进行阅读时,对于这些符号、定义、公式等的感知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符号往往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最终要通过转化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学会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发展思维的基础。
  一、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数学阅读的几种方法
  数学学习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对数学教材的阅读理解。故而我们首先要落实对数学教材的阅读,数学教材是诸多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因素后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1.对教材中概念、公式的阅读
  概念阅读——质疑解题。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解题”是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自为研索”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等,再让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再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理解概念的含义。最后用概念形式反映出来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使概念进一步具体化。
  公式阅读——半独立阅读。指导学生把阅读教材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独立思考,再动手把它们拼成常见的图形,并求出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想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教师再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能理解了。
  2.对教材上阅读材料的阅读
  翻开新教材,教师们会发现有些课时的最后增加了一些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往往都是一些拓展性的或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简单易懂,有一定的趣味性。在一节数学课中,有时适时引导学生读一读,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巩固新知.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3.对教材里习题的阅读
  新教材中的习题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叙述、表格、插图、人物对话等,其设计思路多从我们的生活中取材。有些习题中还会出现一些多余的信息,这就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对给出的'信息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材里习题的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
  4.要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
  当然教师也要重视课外材料的阅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很多数学信息来源于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要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如《趣味数学》《快乐数学》等。
  三、要注重加强默读训练
  朗读有利于表达,默读有利于思考。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有了默读训练,学习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四、阅读中动手,读写结合;
  数学阅读要读写结合,手脑并用。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时,适当动笔圈化既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读边画、边读边写、边读边算。如: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题月,一边画图分析。针对不同的年级,要画不同的图形来进行分析?边画图边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经过仔细分析,学生就会顺利地解出题月来。再如:在教学“垂线画法邛寸。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画法步骤,使学生对垂线的定义和形状整体感知,再照着书上的步骤画,分析一下自己所画的垂线与书上的垂线有什么不同,多画几次?教师结合全体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画龙点睛,使学生真正学会了阅读。
  五、推荐数学课外阅读书籍,加强阅读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使他们多方而领会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应用,我向学生推荐了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如我国张景中院士的科普读物:《数学家的眼光》、《数学传奇》等。同时指导学生写阅读休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数学阅读是一门学问,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更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 【发布时间】2024/6/6 16:31:02
  • 【点击频次】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