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艾霖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儿自主成长的重要的标志,也是幼小街接阶段幼儿必备的一项能力。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乡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有效管理好时间是培养幼儿正确时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大班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利于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使幼儿能够做到做事情不拖拉,懂得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事情,这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幼儿;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时间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大班幼儿正处于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大班幼儿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计划性、效率低下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高大班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现状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感知能力,但他们对时间的认知尚处在萌芽阶段,对时间的流逝缺乏直观的感受,难以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同时,大班幼儿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计划性、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家庭中学会时间管理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引导幼儿进行时间规划和管理,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通过课程和活动加强幼儿的时间管理教育。
  1.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的时间管理并不是像大人们一样通过非常明确的目标去将时间运用地更有效率,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缺乏对时间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做事磨蹭、对于时间的概念模糊。对于抽象处于正在发展的幼儿来说他们来说,理解“时间概念”这个词语都是困难的一件事,所以让幼儿学会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磨蹭。幼儿磨蹭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做事慢。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锻炼幼儿注意力的东西。如:走平衡木、下棋等。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会让幼儿心情开朗做事情积极性高,而紧张得家庭环境会使孩子焦虑,焦虑会使孩子产生压力从而造成他们做事情和学习的速度变慢。所以家长们要孩子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和家长共同制定周末在家的计划
  首先,通过制定周日计划表,孩子们可以开始理解时间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性。他们会学习到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去做不同的事情。
  其次,制定计划表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他们会明白,按照计划去做事,不仅能让生活更有条理,还能确保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再者,周日计划表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具,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进来。通过共同制定和讨论计划,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最后,通过制定和执行计划,孩子们还能学习到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比如时间估算、任务分配等。这些技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非常有用。
  (二)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时间表
  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时间表是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基础。家长和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时间表,使幼儿在有序的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在制定计划和时间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计划和时间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其次,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最后,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培养幼儿认识时间,懂得时间的重要性
  让幼儿认识时钟是培养他们时间管理能力的第一步。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针对此特点,我们要与一日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事情让幼儿认识时间,懂得时间的重要性。另外,以“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引起幼儿对于他们的兴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幼儿们普遍对于钟表有很大的兴趣,他们会用手指着上面的数字并大声的读出来。
  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时钟,完成关于时间的调查表,并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去观察指针的长短粗细。让幼儿明白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指针是秒针,中等长度的、不快不慢中等速度的是分针,最短的、走得最慢的指针就是时针。通过寻找“时间”,孩子们发现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时间。其实只要用心观察,“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在寻找时间的过程中,孩子们能进一步了解时间和事情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时间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开展时间管理活动,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表
  通过组织各种时间管理活动,如制定计划、执行任务、反思总结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设计一分钟、十分钟、一日、一月计划表,能够帮助幼儿们建立起时间管理的概念,让他们明白每天、每周乃至每月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计划需要完成。这种时间管理的训练,对于幼儿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其次,设计计划表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当幼儿们参与到计划表的设计和执行中时,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任务,努力按照计划去完成。这种责任感和自律性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幼儿们在幼儿园期间的表现,也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通过设计计划表,幼儿们还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安排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任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这种规划能力也会让幼儿们更加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最后,设计计划表还能够促进幼儿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制定计划表,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种沟通和合作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也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列出事项清单,引导幼儿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要做的事情列出了清单,接下来才能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要做的事情,可以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来分成以下四类: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按照这个区分,孩子们会分清做事情的前后顺序,我们可以与幼儿一起把要做的事情进行筛选,按照确定好的时间和筛选出事情的前后顺序着手行动。
  (三)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孩子养成思考做事步骤的习惯
  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是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和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例如让幼儿自己设定目标、安排时间、监督自己的行为等。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在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其次,要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和探索;最后,要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激励和反馈。如:我班无论是区域游戏还是户外游戏,我们都让孩子们游戏前先思考要玩什么?怎样玩?引导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商量、分工合作,游戏前绘制游戏图及人员分工名单,根据事先思考好、商量好的内容和决定有目的的进行游戏,这样游戏开展不仅顺畅,而且孩子们也乐在其中,各方面能得到相应发展。
  (四)树立榜样作用
  通过召开家长会、短信、电话、家访等方式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成为幼儿学习时间管理的榜样。自觉遵守时间规定,合理安排时间,让幼儿在观察和学习中逐渐建立起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总而言之,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基于此,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时间观念培养,除了需要根据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以外,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以及家园共育等方式,引导幼儿感受时间、培养幼儿珍惜时间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等,使幼儿能顺利地从幼儿园逐渐过渡到小学中,进一步为幼儿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向花.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10).
  [2]曾世琴.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3(2).

  • 【发布时间】2024/6/26 17:02:59
  • 【点击频次】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