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实施建议

 

【作者】 周国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抓手,一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一头指着学习目标,它镶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学生学习的情况,发挥着改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还存在诸多的问题,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出现给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指出了一条明路。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方法
  一、“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什么“先进理念”,而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是教学规范的一种提炼和总结,他强调让“教学、学习、评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评价活动镶嵌于教学的活动中三者具有整体性、完整性、贯通性和一致性。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则把它当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盲目地去模仿,结合我校实际,“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在实际教学中权重却最低
  教学评价被誉为教育的“指挥棒”,然而在实践中,教师们在紧凑的教学安排下,总是会不自觉地把知识讲授、教学活动等放在首位,而忽视评价。一堂课只要把教学活动完成,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二)部分教师把评价定位在终结性评价,没有认识评价的形成性质
  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在教学中还是以终结性评价(及考试等)为主,不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还会存在一些困难。
  (三)教师没有注意评价与目标的一致性
  当前有些课堂评价盲目、随意,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评价。这种为评价而评价、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是由于没有充分理解以学习目标为灵魂的“教学评一体化”和评价目标要一致造成的。
  (四)没有将“教学评一致性”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到了“”教学、学习、评价”应一致,但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学评价却常常围绕着教师的课堂推进来进行。
  二、“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实施建议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才能使课堂评价更高效呢?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立足核心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使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该如何实施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建议:
  (一)评价目标应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一致
  评价设计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确保评价能有效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目标应具有可检测、可观察、可操作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即学、评即教、评即学。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要广泛收集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数据,体现评价的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
  (三)基于教学情境,解决真实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真实生活环境来构建引入要解决的学习任务,基于真实情境将学习任务镶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二真实性的最根本属性就是“情境性”。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未来可以成功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既然目的指向的是“为了真实情境”,那么学习就应该“根植于真实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入真实问题情境,真实性问题情境不仅应该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应该加入评价,从而引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四)紧扣教学活动,贯穿评价任务
  教师应把评价嵌入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组成部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五)根据任务,设计评价量表
  教学评价量表反映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该提前设计好评价量表、告知学生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最终形成评价结果;要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分工方式、谈论思考过程和不同意见的处理,关注学生在发言和倾听时的规则意识和交际修养,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积极思考教学评价量表的设计,能帮助教师深化对“教学评一体化的思索,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六)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
  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习作、讨论、汇报表演、演课本情境剧等方面的资料,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期内在学习的品质。
  三、“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实施注意事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续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还要时刻根据孩子的学习实际动态调整评价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竟从.星教师创新教学——教学评一体化.[J].2023.(11)
  [2]丁丽云.别让评价之后造成教、学、“两张皮”.[J].2023.(11)
  [3]放小涛.星教师创新教学教学评一体化.[J].2023(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2022(4)
  [5]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提升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2023.(5)
  • 【发布时间】2024/9/12 16:51:59
  • 【点击频次】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