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教学评一体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作者】 秦继军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福德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篇旨在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化为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结合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及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该模式如何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评三者紧密结合,形成统一整体进行实践,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并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初中历史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培养的重要学科,如何有效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两年新课标践行中我加大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的实践研究,获得了这样一些认知。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探索和创新的新理念,化为课堂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教学操作模式。该模式强调评价的即时性、反馈性和指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具有以下实践意义:
  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一体化设计教师能够清晰界定和设计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
  2.优化教学过程。评价反馈及时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流程。
  3.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学习通过即时反馈可了解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4.培养核心素养。一体化教学实施更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利于学生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滞后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为:
  (一)教学目标模糊。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系统性和学情分析,导致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可看到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
  (三)评价方式滞后。课堂管理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即时反馈。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如今改革的重点。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由于涉及多个流程,在实践时应基于教师、教学内容、学情等多个因素作权衡考量,才能使良好的策略发挥出更高质量的育人作用来。
  (一)规范教学设计,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
  1.学案导学
  教师需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制定详细的学案导学方案。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预习任务、问题导引等内容,以助力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要点。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可设置以下预习任务(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来进行学案导学。
  2.文化资源融入
  教师应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以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授《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时教师可搜集与孙中山相关的文化资料,介绍其人生经历和革命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精神品格的体现。
  3.问题驱动
  在课堂展开中,教师应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授《五四运动》一课时教师可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意义何在?”等,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步探索课程内容。
  (二)优化学习流程,实施探究为本的“学”
  1.自主探究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等方式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教师可设置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你会如何改善生存状态”)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问题(下转第26页)(上接第27页)讨论。
  2.互动交流
  在探究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例如,在讲授《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意义,并鼓励学生上台发言,分享自我观点。
  (三)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即时反馈的“评”
  1.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问题回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讲授《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小组抢答环节,通过学生回答了解他们对所教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2.多元化评价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配对题、论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例如,在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并认同某一历史结论时,教师可采取词、短语或短文作答的方式;在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序性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绘制时间轴或结构图。
  3.反馈与指导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助力他们明确自身不足并调整学习方法和路径。例如,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可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给出改进建议;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践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规范教学设计、优化学习流程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操作模式。未来,初中历史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以适应新课标下教育改革的需求和育人挑战。
  参考文献:
  [1]樊科兰,“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课堂内外,2023年。
  [2]钟文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2022年。

  • 【发布时间】2024/9/12 16:53:31
  • 【点击频次】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