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和助力意义。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教学理念等方面均体现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本文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深入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其未来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为了高质量落实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面特别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课文内容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在教与研以及反思中,我获得了这样的收获与体会。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1.1 表达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小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部分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部分学生则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表现为词汇贫乏、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
1.2 缺乏实践机会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充分的表达机会,无法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表达能力。
1.3 教材资源利用不足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1 创设表达情境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例如,在学习《小猫钓鱼》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对话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2 丰富词汇积累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如利用教材中的生词表、开展词汇竞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
2.3 强化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例如,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或即兴演讲等训练。
2.4 鼓励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写日记、写作文、写读书笔记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在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引导他们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5 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和示范。例如,在学习《春天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色,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6 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会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案例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课为例,本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那次玩得真高兴的经历。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1情境创设。教师可(下转第52页)
(上接第53页)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并创设一个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2词汇积累。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如“兴奋”、“欢笑”、“难忘”等。
3.3口语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复述课文、讲述自己的经历、与同学分享感受等。
3.4书面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玩得真高兴的记叙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3.5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素材和示范。
3.6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班级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述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论: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应该获得的关键能力之一,对其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和助力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设表达情境、丰富词汇积累、强化口语训练、鼓励书面表达、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和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软件:教学,2015年。
[2]王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年。
[3]郭丽霞,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J].读与写,2022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其未来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为了高质量落实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面特别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课文内容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在教与研以及反思中,我获得了这样的收获与体会。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1.1 表达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小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部分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部分学生则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表现为词汇贫乏、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
1.2 缺乏实践机会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充分的表达机会,无法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表达能力。
1.3 教材资源利用不足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1 创设表达情境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例如,在学习《小猫钓鱼》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对话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2 丰富词汇积累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如利用教材中的生词表、开展词汇竞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
2.3 强化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例如,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或即兴演讲等训练。
2.4 鼓励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写日记、写作文、写读书笔记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在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引导他们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5 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和示范。例如,在学习《春天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色,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6 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会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案例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课为例,本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那次玩得真高兴的经历。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1情境创设。教师可(下转第52页)
(上接第53页)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并创设一个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2词汇积累。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如“兴奋”、“欢笑”、“难忘”等。
3.3口语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复述课文、讲述自己的经历、与同学分享感受等。
3.4书面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玩得真高兴的记叙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3.5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素材和示范。
3.6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班级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述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论: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应该获得的关键能力之一,对其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和助力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设表达情境、丰富词汇积累、强化口语训练、鼓励书面表达、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和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软件:教学,2015年。
[2]王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年。
[3]郭丽霞,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J].读与写,2022年。
- 【发布时间】2024/9/12 17:01:27
- 【点击频次】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