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践之路

 

【作者】 黎 勇 刘 媛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大康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架构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单元架构的内涵与优势,探讨了在这一架构下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实践过程,最后总结了实践效果和反思,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中段读写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单元架构;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构建大单元架构,将读写结合起来,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大单元架构的内涵与优势
  (一)内涵
  大单元架构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或核心概念,整合多个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单元。它超越了单篇课文的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优势
  1.整合性
  能够将原本分散在不同课文、不同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整合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元素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不再孤立地看待每个知识点,而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步构建起更完整、更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他们在实际运用中灵活调取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2.情境性
  强调创设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场景、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是虚构但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场景等。通过营造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方式、语气的变化、词汇的选择等。在情境中,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学习语言规则,而是能够直观地理解语言与情境的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和实用性。
  3.深度性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理解和记忆上。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组织深入的讨论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潜在价值,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三、大单元架构下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确定主题单元,明确读写目标
  选择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价值的主题,如“自然之美”“成长的故事”等。根据主题和中段学生的特点,明确读写的具体目标,如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通过事件表达情感等。
  (二)整合阅读素材,挖掘读写结合点
  对单元内的多篇课文进行整合分析,寻找文中的写作手法、结构特点、语言表达等方面与写作的结合点。例如,在描写景物的单元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等。
  (三)以读促写,开展仿写、续写等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风景。同时,还可以开展续写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写作指导与反馈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具体的指导,包括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等方面。写完后,及时进行反馈,通过面批、全班讲评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
  (五)创设多样的读写展示平台
  组织读书分享会、作文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读写成果,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案例分析
  以“童话世界”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为例。
  (一)单元目标
  1.阅读目标
  能读懂童话故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写作目标
  能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注意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二)阅读教学
  选取《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经典童话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等。同时,让学生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和仿写。
  (三)写作教学
  1.启发想象
  通过问题引导,如“如果你有魔法,你会做什么?”“动物们开运动会,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等,激发学生的想象。
  2.构思指导
  帮助学生确定故事的主题、人物和情节,鼓励他们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
  3.写作实践
  学生开始编写童话,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反馈
  组织学生互相阅读、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反馈。
  (四)展示平台
  举办“童话大王”比赛,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编写的童话,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张贴在班级展示栏。
  五、实践效果与反思?
  通过大单元架构下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取得了以下效果:
  1.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明显提高。他们能够更主动地阅读各类书籍,并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2.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对主题单元的深入学习,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
  1.教学时间的把控不够精准,有时阅读教学占用过多时间,导致写作练习时间不足。
  2.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和指导还不够到位,需要加强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
  3.在评价环节,评价方式还不够多元化,应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
  总之,大单元架构下的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让读写结合之路更加顺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5]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 【发布时间】2024/9/12 17:14:10
  • 【点击频次】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