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作者】 陶忠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八渡乡中心小学

【摘要】 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初中的生物教学方法需要持续的改良和完善,改变旧的教学观念,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创造更加活泼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初中生物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恰当的方式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于日常教学,从而构建起高质量生物课堂。

【关键词】 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
【正文】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提升提高课堂效率,保障师生双方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发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和帮助。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也是一种思维的迁移。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注重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要想使其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理解、掌握、运用各种概念,并能灵活地进行探索。二是重视情感的体验。初中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如果能够对其产生良好的情绪,那么对于其他的学科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以日常生活为例,导入新课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引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这一章节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一生物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绿色植物作为切入点,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教师可以先展示一盆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如绿萝或吊兰,让学生观察其叶片的颜色和形态。随后,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盆植物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翠绿吗?它是如何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这样的问题立刻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在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么,这些氧气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生物实验。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具体的情境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缩短学生自身与生物学科的距离,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感到亲切,能够以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为突破口,去深度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课程的特点,合理地融合生活化元素,让相关情境内容能够和课程要点知识更具贴合度。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手段较多,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借助互动模式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有着现代化生动化的特点,它能够将原本刻板的理论知识内容以形象、直观和趣味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课上学习知识的专注度。而互动式设计方式通常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讨论等形式展开,师生能够在该过程中自然而然展开互动。无论以何种形式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教师都应将生物学科中的生命元素等要点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四、开发互联网生活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已经因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进步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生物教学理论、视频以及其他的文字或图像、语音资料,其中许多都是与生物教学相关的内容。教师有能力根据教学需求寻找并开发这些课程资源,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将这些资源融入到教学中。这些图像、文字或语音资料都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关键素材。选择和使用这些资源本质上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互联网应用与科学知识学习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搜索和实践效率。

五、完善评价方式,实现提质增效

评价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与实际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由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所以对评价环节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生活化教学评价中,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初步完成生活化教学之后,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总结以及相互评价。其次,要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在评价过程中,要将生活化元素视为评价重点之一。例如,要着重评价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否善于发现生物知识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等。最后,要增强评价的针对性。每个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中的表现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强教学评价针对性,并在反馈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的来说,生物学是我们国家的初中的关键基础。然而,过去的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并未能弥补许多知识的缺失,同时也缺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面临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教师们需要对过去的生活教学模式做出更多的调整和优化,通过采取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将他们的初中生物的总体理解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效地融为一体。提升学生对于初中的全面理解。

参考文献:

[]孙巍.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89.

[]许建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读写算,2020():.

  • 【发布时间】2024/10/12 10:16:35
  • 【点击频次】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