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作者】 周道健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竹北学校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小学时段是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初级阶段,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但促进小学时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其精神状态。小学体育肩负培育学生体育健康以及提升思想品德的育人目标,是贯彻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策略探讨;
【正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中需巧妙融合体育技能训练与健康教育,确保学生从多方面受益。通过趣味运动游戏,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体育规则,培养竞争意识。小学阶段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完善教学目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让学生通过小学相应的课程学习,逐步适应新时代要求,始终朝着素质教育目标前进。

一、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能够克服困难。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使自己能够克服不良情绪和压力。例如,在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跑步前热身的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二、丰富教材内容,完善学科学习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研究教材,挖掘其中具有价值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保证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项目和正确的动作技术。例如,在球类教学过程中,将篮球与足球的运球、带球技术拆分讲解,找到两种球类运动规则技术相近或不同之处;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协调能力的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始终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示范,通过播放经典的武术套路表演,提升学生兴趣。可见,在多元化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能够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和素养。

三、优化课堂体育项目,引进民族体育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受场地和设施的约束,有些学校可能无法提供所有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如云南傣族的高尔夫球运动,这种运动项目在当地被称为“打杆球”,与国际高尔夫球相似,但所需场地较小,适合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学生使用特殊的杆子将球打进洞即可获胜。通过参与这种运动,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寻常的运动乐趣,并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由此可见,多样化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

四、引入趣味活动,创新教学方式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或生活场景,讲解体育知识,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法能够缩短学生与体育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创意十足的游戏活动,学生会在参与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体育技能,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五、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训练是最为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其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体育运动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体育运动的魅力。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明确合作学习训练的重要性,积极打造合作课堂教学的新局面,以此使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

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开展专业指导和评价

专业体育指导和评价,能够明确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了解学生不足,继而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在适宜教学环境中开展专业指导,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质,且避免运动中出现受伤的情况。专业的体育指导,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充分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运动水平等个体差异,针对性的给予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优缺点以及和别人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或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专业的评价应是动态化,过程化且多主体的评价,以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丰富评价主体,避免一刀切的评价学生,注重学生日常运动表现和参与度,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目前配备的教师,缺乏体育院校或体育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因此,应加大引入专业体育教师力度,并对现有师资队伍定期培训,促进师资专业化发展,帮助学生开展专业体育指导和评价,在正确知识和技能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体育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系列问题,学校和教师不但应教授学生系统体育知识理论,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从改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增加多样性体育教学内容,做好体育宣传,培养体育意识,开展体育游戏,创设互动、趣味学习环境,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开展专业指导和评价入手,与时俱进的进行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柳杰.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3,24(24):157-159.

[2]张开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0):58-59.

  • 【发布时间】2024/5/17 22:01:00
  • 【点击频次】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