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语文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们对关键能力培养意义认识的加深,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这项关键能力的重要实施路径。在探究式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还要培养他们对已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表达、呈现、分享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结合部编版教材及新课标一、二、三学段“探究与梳理”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学习成果;展示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能力是探究式学习实施的一个重要追求,也是新课标在“探究与梳理”模块提出的教学目标。这几年的新课改,虽然强调了探究式学习,注重了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实施,但并未追求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展示。从现实来看,很多课堂的展示仅有口头汇报或者小黑板书写。这样的呈现分享方法既单一又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培养学生梳理展示能力也是一项重要要求,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这几年教学中,我对此加大了探索。
一、培养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重要性
(一)增强自信心
学习成果展示是学生自我展示和肯定的过程,通过展示的实施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提升表达能力
在展示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反复经历就这有助于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促进知识内化
展示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这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促进知识的内化。
(四)培养合作精神
在合作探究的展示中,学生为了展示更好的学习成果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为了这样的出彩展示就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新课标“探究与梳理”中的相关要求
新课标一、二、三学段“探究与梳理”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梳理能力的重视。具体来说,一学段的目标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初步探究能力;二学段的学段目标就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活动,并开始学会梳理所学知识;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展示。而培养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能力从第二学段就有了意识培养的要求,第三学段就从兴趣和方法培养上提出了教学目标。
三、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展示目标,激发展示欲望
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展示能力以及具备的展示辅助条件,明确展示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展示什么、如何展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展示欲,使其积极参与到展示中来。
(二)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展示平台。例如,可以组织班级内的口头汇报、墙报展示、手抄报比赛等;也可以利用学校或社区的资源举办更大规模的展览、演讲或表演活动。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多模态展示,如制作PPT、录制视频等。
(三)加强展示前的指导与准备
在展示实施前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准备时间。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应达到的目标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明确展示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展示形式和工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模拟展示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注重展示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和反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此间,也要在肯定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以促进其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鼓励创新与实践
鼓励创新与实践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展示能力的关键举措。在探究式学习的展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展示形式和工具,如制作创意海报、编写剧本进行表演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方法应用于实际学习或者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以发展技能,从而提升其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四、案例分析: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一)二年级《曹冲称象》
在教授《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背景和过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设计自己的称象方案;最后,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讲解。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并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
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围绕“我心中的西沙群岛”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展示。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手工制作、PPT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意性和美感表达,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综上所述,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和实施方向。通过明确展示目标、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加强展示前的指导与准备、注重展示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以及鼓励创新与实践等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结合部编版教材教学和新课标一、二、三学段“探究与梳理”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确保探究式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具备多种方法和能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程红霞,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年。
[2]钮美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教书育人,2019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学习成果;展示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能力是探究式学习实施的一个重要追求,也是新课标在“探究与梳理”模块提出的教学目标。这几年的新课改,虽然强调了探究式学习,注重了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实施,但并未追求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展示。从现实来看,很多课堂的展示仅有口头汇报或者小黑板书写。这样的呈现分享方法既单一又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培养学生梳理展示能力也是一项重要要求,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这几年教学中,我对此加大了探索。
一、培养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重要性
(一)增强自信心
学习成果展示是学生自我展示和肯定的过程,通过展示的实施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提升表达能力
在展示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反复经历就这有助于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促进知识内化
展示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这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促进知识的内化。
(四)培养合作精神
在合作探究的展示中,学生为了展示更好的学习成果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为了这样的出彩展示就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新课标“探究与梳理”中的相关要求
新课标一、二、三学段“探究与梳理”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梳理能力的重视。具体来说,一学段的目标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初步探究能力;二学段的学段目标就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活动,并开始学会梳理所学知识;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展示。而培养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能力从第二学段就有了意识培养的要求,第三学段就从兴趣和方法培养上提出了教学目标。
三、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展示目标,激发展示欲望
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展示能力以及具备的展示辅助条件,明确展示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展示什么、如何展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展示欲,使其积极参与到展示中来。
(二)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展示平台。例如,可以组织班级内的口头汇报、墙报展示、手抄报比赛等;也可以利用学校或社区的资源举办更大规模的展览、演讲或表演活动。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多模态展示,如制作PPT、录制视频等。
(三)加强展示前的指导与准备
在展示实施前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准备时间。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应达到的目标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明确展示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展示形式和工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模拟展示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注重展示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和反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此间,也要在肯定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以促进其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鼓励创新与实践
鼓励创新与实践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展示能力的关键举措。在探究式学习的展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展示形式和工具,如制作创意海报、编写剧本进行表演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方法应用于实际学习或者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以发展技能,从而提升其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四、案例分析: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一)二年级《曹冲称象》
在教授《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背景和过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设计自己的称象方案;最后,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讲解。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并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
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围绕“我心中的西沙群岛”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展示。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手工制作、PPT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意性和美感表达,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综上所述,学习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和实施方向。通过明确展示目标、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加强展示前的指导与准备、注重展示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以及鼓励创新与实践等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结合部编版教材教学和新课标一、二、三学段“探究与梳理”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确保探究式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具备多种方法和能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程红霞,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年。
[2]钮美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教书育人,2019年。
- 【发布时间】2024/10/18 15:07:13
- 【点击频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