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建构

 

【作者】 胡 晓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人们对核心素养理念理解的深入和教学策略的不断丰富,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成为新课标(2022年版)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实施在小学语文课程育人中的好处,在探讨学习任务群建构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任务群;建构
  新课标明确提出,立足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应以学习任务群为核心进行实施,通过设计一定量的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引领语文教学改革,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育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将从构建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实施的好处、学习任务群建构的有效方法、学习任务群建构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建构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实施的好处
  (一)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的学习任务群在建构设计上就是要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进行展开。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语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完成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升。例如,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词汇和句型,还能在梳理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形式多样的语言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和应用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学习任务群的建构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情境性,要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等实际而进行设计与实施。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实践性和情境性。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新课标希望实现的。
  二、学习任务群建构的有效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整合单元内容
  学习任务群的建构既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又要求设计者明确每个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教师应深入挖掘统编教材的单元整体价值,通过整合单元语篇内容和语文要素设计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例如,在“金秋季节”单元中,可以围绕“感受金秋美好、积累相关词汇、描述季节景象”等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语文实践中达成单元整体学习目标。
  (二)创设真实情境,引导任务探究
  情境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载体。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和学习内容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以情境为载体导入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目标。通过情境导学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任务群,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在任务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领和策略指导以确保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任务。
  (三)灵活设计任务,注重实践体验
  为了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任务。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可以设计阅读感悟撰写、实践活动记录、体验活动计划等任务形式,使其在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发展应用能力。
  (四)强化过程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评价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有效性的抓手。教师应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其在“群任务”完成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完成态度、方法和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学习任务群建构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整体规划,明确任务群层次
  建构首先要注重整体规划,明确任务群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学习任务群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个层面。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以确保任务群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和递进关系。
  (二)突出学段实需,体现差异性
  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特点和需求上有所不同。在建构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段差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而在高年级阶段则应注重培养学生鉴赏思维和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差异化设计使学习任务群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
  (三)体现连贯性,促进知识迁移
  任务群之间应具有连贯性,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建构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应关注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任务。通过连贯性设计和普适性要求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小学语文教学向着高质量育人目标实现达成的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整合单元内容、创设真实情境、灵活设计任务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建构学习任务群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体规划、突出学段实需和体现连贯性等问题。只有深刻理解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建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课标要求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才旭莹,浅探小学语文课程如何构建学习任务群[J].广东教育,2023年
  [2]陈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研究[N].科学导报,2024年。
  • 【发布时间】2024/10/18 15:11:21
  • 【点击频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