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初中英语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通过对非连续文本的定义与模态形式进行详细阐述,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提出多种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本文期望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非连续文本;有效;实施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非连续文本(Discontinuous Text)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连续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等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加强非连续文本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非连续文本的定义与模态形式、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方法、非连续文本教学的实践注意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非连续文本的定义与模态形式
(一)非连续文本的定义
非连续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指信息并非以连续的语言形式呈现的文本。它通常以多种形式混合使用文字、图像、图形、图表、符号等元素来传递信息,并依赖于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表达完整的意思。与连续性文本(如小说、诗歌等)相比,非连续文本更注重视觉效果和信息整合,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信息密度。
(二)非连续文本的模态形式
非连续文本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图表:如统计表、统计图、几何图形等,能够直观展示数据趋势和关系。
图解文字:结合图像和文字的说明,增强理解力。
目录、说明书、广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具体信息。
地图、索引:提供空间位置和信息检索功能。
多媒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增加信息的丰富性和互动性。
二、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非连续文本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非连续文本。例如,在讲解地图时,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线索,完成任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解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二)图文对照法
图文对照是非连续文本教学中常用的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将非连续文本中的文字、图像、图表等元素进行对照分析,以获取完整的信息。例如,在讲解科学实验报告时,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文字说明,再结合图表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图文对照,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非连续文本中的信息,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适用于非连续文本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非连续文本来完成。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广告时,可以设计任务如“找出广告中提到的环保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可行性”等。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可以有目的地阅读非连续文本,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非连续文本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解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将非连续文本中的信息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统计图表时,可以利用动画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在讲解地图时,可以利用三维技术呈现立体的地理空间。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三、非连续文本教学的实践注意
(一)注重语感训练
语感训练在非连续文本教学中同样重要。虽然非连续文本以视觉信息为主,但语言仍然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非连续文本中的文字说明进行语法教学,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强化信息处理能力
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和评价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布置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在非连续文本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喜欢视觉信息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利用图表、图像等多媒体元素进行教学;对于喜欢口头表达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安排讨论、复述等活动。
(四)加强跨学科整合
非连续文本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因此,在非连续文本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跨学科整合意识,将非连续文本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例如,在历史课上可以引入历史地图、时间线等非连续文本材料;在科学课上可以引入实验报告、数据图表等非连续文本材料。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论
非连续文本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情境教学法、图文对照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有效方法的应用以及注重语感训练、强化信息处理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加强跨学科整合等实践注意点的把握,可以显著提高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效果。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葛丹雨,非连续性文本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南大学,2022年。
[2]金秋玉,初中英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0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非连续文本;有效;实施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非连续文本(Discontinuous Text)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连续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等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加强非连续文本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非连续文本的定义与模态形式、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方法、非连续文本教学的实践注意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非连续文本的定义与模态形式
(一)非连续文本的定义
非连续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指信息并非以连续的语言形式呈现的文本。它通常以多种形式混合使用文字、图像、图形、图表、符号等元素来传递信息,并依赖于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表达完整的意思。与连续性文本(如小说、诗歌等)相比,非连续文本更注重视觉效果和信息整合,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信息密度。
(二)非连续文本的模态形式
非连续文本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图表:如统计表、统计图、几何图形等,能够直观展示数据趋势和关系。
图解文字:结合图像和文字的说明,增强理解力。
目录、说明书、广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具体信息。
地图、索引:提供空间位置和信息检索功能。
多媒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增加信息的丰富性和互动性。
二、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非连续文本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非连续文本。例如,在讲解地图时,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线索,完成任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解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二)图文对照法
图文对照是非连续文本教学中常用的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将非连续文本中的文字、图像、图表等元素进行对照分析,以获取完整的信息。例如,在讲解科学实验报告时,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文字说明,再结合图表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图文对照,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非连续文本中的信息,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适用于非连续文本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非连续文本来完成。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广告时,可以设计任务如“找出广告中提到的环保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可行性”等。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可以有目的地阅读非连续文本,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非连续文本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解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将非连续文本中的信息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统计图表时,可以利用动画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在讲解地图时,可以利用三维技术呈现立体的地理空间。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三、非连续文本教学的实践注意
(一)注重语感训练
语感训练在非连续文本教学中同样重要。虽然非连续文本以视觉信息为主,但语言仍然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非连续文本中的文字说明进行语法教学,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强化信息处理能力
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和评价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布置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在非连续文本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喜欢视觉信息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利用图表、图像等多媒体元素进行教学;对于喜欢口头表达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安排讨论、复述等活动。
(四)加强跨学科整合
非连续文本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因此,在非连续文本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跨学科整合意识,将非连续文本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例如,在历史课上可以引入历史地图、时间线等非连续文本材料;在科学课上可以引入实验报告、数据图表等非连续文本材料。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论
非连续文本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情境教学法、图文对照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有效方法的应用以及注重语感训练、强化信息处理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加强跨学科整合等实践注意点的把握,可以显著提高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效果。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葛丹雨,非连续性文本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南大学,2022年。
[2]金秋玉,初中英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0年。
- 【发布时间】2024/10/18 15:11:56
- 【点击频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