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 何西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高垭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地理实践力,找到有效方法以培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强化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教材与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有效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与分析、独立探究项目、课堂互动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进步。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培育;有效方法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教学在达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过程中的有效抓手和追求,包括行动力和意志品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培育不仅有利于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也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形成乐学善学地理学习技能。故而,在初中地理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勇于扛起学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重任,让学生增强从事地理初中的行动力,有克服地理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意志品质。
  一、强化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重要性
  (一)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应用、探究和创新等系列关键能力。它是学生人地协调认知与思维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综合展现出来的行动力,也是对学生行动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全面检验与培养。根据新课标(2022年版)核心素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培育对于其他三个素养的培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地理实践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独立探究等多种方式,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对地理实践的热爱。这种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地理实践力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参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地理实践中就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种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担当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有效方法
  地理实践力作为一种综合素质需要多种有效培育方法才能在聚沙成塔中实现。一线教师要在读懂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找到精准之匙而施。
  (一)实地考察与体验
  实地考察是一种直接观察与体验地理现象的方法,其教学运用对于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地理实践兴趣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结合商务星球版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农田、市区等地进行考察。例如,在执教“气候”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我们当地的天气变化,要求他们通过记录的数据分析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历地理实践,直观感受地理现象,而且也巩固了所学气候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
  (二)地图制作与分析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绘制地图作为地理实践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世界、国家、省市地图的任务,要求学生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在合作中进行绘制。在制作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图上的地理现象、人文环境等的分析。例如,在学习“聚落”章节时可以要求学生绘制家乡聚落平面图,并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地理实践力还深化了对所用知识的理解。
  (三)独立探究项目
  独立探究项目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地理问题,并通过实际调查或者独立研究来解决的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题,如城市规划、气候变化等。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测量等手段来收集数据,并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与解读。例如,在学习“水资源保护”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水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独立探究项目的有效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四)课堂互动活动
  课堂互动活动可有效锻炼地理实践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气象预报、城市规划等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展示所学地理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课堂任务(下转第66页)(上接第67页)让学生在合作与研究中提升地理实践能力。通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可以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用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五)结合时事热点,拓展学生地理思维广度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时事热点入手,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并以实际案例培育学生地理思维。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章节时可以结合当前发生的灾害事件,组织学生讨论灾害发生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这样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广度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利用周边资源,提升实践亲和力
  学校周边的环境是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实践活动的亲和力。例如,地处山地的学校可以多利用山川地貌进行直接的地质构造实践教学;农村地区的学校则可以多利用植被优势开展动植物与气候的实践研究。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降低教学成本,还能让学生在现实中发现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提升实践亲和力。
  三、结论
  找到有效的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与分析、独立探究项目、课堂互动活动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商务星球版教材与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线执教的我们应继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有担当的地理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朝霞,聚焦“核心素养”,助力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炫动漫,2023年。
  [2]门艳茹,教学活动中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方法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年。

  • 【发布时间】2024/10/18 15:17:46
  • 【点击频次】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