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构建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策略探究

 

【作者】 甘红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中学

【摘要】 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音乐学习方式,还能够为学生更专业地学习音乐提供帮助。基于此,文章先对初中音乐教学意义价值进行了分析,又立足新课标要求选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究。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与结构性,进而帮助学生强化对音乐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 音乐教学;单元整体;策略探讨;
【正文】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是初中音乐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它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同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大单元教学是指初中音乐教师秉持课程整体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相似或相近的内容、主题进行整合,进而整体性规划并实施教学活动的一个过程。在新课标要求下,大单元教学要求初中音乐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课内外知识的关联能力,强调整体性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构建,以有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意义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一个人对创造性劳动的欢乐,并知道如何引导这种欢乐。”对音乐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音乐教育并不仅是教授学生音乐作品,而是要体现出音乐创造的价值。而大单元教学能够通过整合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智慧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格外需要通过丰富学习的维度来拓展学习空间,释放创造的激情。对此,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音乐课堂,需要教师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本中的音乐素材,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规划,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大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建立起音乐思维。教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产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动力。

二、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详细分析音乐教材,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为了使大单元教学策略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提高应用意义,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下于音乐教学工作对音乐教材内容详细分析,将教材分析工作作为音乐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大方向的梳理所学内容,而且还能精准解读所学内容,以便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二)组织活动,激活大单元学习动力

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深度探究的重要前提。若教师直接开展大单元教学,一些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动力,这会影响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围绕大单元教学核心和教学内容组织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并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产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等。首先,教师要合理设计活动方案,突出活动的趣味性、合作性和竞争性,使学生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并利用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好胜心推动学生有效学习。其次,教师要把握引入活动的时机,即在大单元教学前,先公布活动内容,说明活动机制,由此,教师可结合活动正式展开大单元教学工作,从而确保学生主动展开学习,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最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活动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活动体验,乐于参与其他的大单元教学活动。

(三)丰富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课堂中接触实践性的知识,参与实践性的活动,可以真正走进课堂,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在执行大单元教学策略时,注重丰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走进音乐,还可以将有效的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教学路径,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音乐学习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和应用活泼及内容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指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方法,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体验和艺术表现。

(四)借助信息技术,实施辅助教学

初中音乐是一门集多重优势于一身的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情感。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引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教材中的内容,构建起以“兴趣”为引领的音乐桥梁,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主性和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丰富的音乐学习感悟和体验,汲取更多的成长养分,进而实现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升。

(五)重构单元评价体系,保障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实施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单元教学更具全面性和系统性,并结合现存问题和学生学习状况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使后续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确保大单元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协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情况,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针对性学习,保障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

(六)教师指导,提升大单元学习深度

借助活动推动学生正式展开大单元学习后,教师要提供指导,提升学生大单元学习深度。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并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预习资源、复习资源、拓展资源等。同时,教师也要在课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讲解音乐知识、与学生共同分析课内音乐作品和补充资源、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途径给学生提供有效引导,拓展学生的课堂探究深度。此外,教师还需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开发更多的大单元教学资源落实课后指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推动教育的深度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借助高质量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将散碎的音乐知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的内涵,也能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获取与提炼信息、概括与整合知识、内化与实际应用等学习能力,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顾培培.新课标背景下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以及实践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314):40-43.

[2]赵佳丽.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7):30-32.

  • 【发布时间】2024/9/30
  • 【点击频次】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