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重视评价导向的教学实施

 

【作者】 李金霞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课标引领教学实施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新课标“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越来越重视评价导向的教学实施。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理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导向教学的重要性
  评价导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评价导向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根据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一理念为课程评价提供了基本方向,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方式及内容。评价导向教学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二、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是一套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教材。它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文学欣赏等,强调综合素养的培养。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上注重理论指导和教育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一是综合性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文学欣赏等,强调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是知识渗透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融会贯通,通过不同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相关知识。
  三是阅读导向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精选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是文化关照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
  三、评价导向教学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应用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评价导向的教学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核心素养将语言建构能力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时,教师要从这方面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性教学评价能激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性评价并不是单纯地说一句“很好”,更不是一句毫无针对性的“继续努力”,而要对学生的用词、表达逻辑性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例如,在《乡下人家》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乡村质朴的气息和朴实而宁静的美。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复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你的整体概括能力很强,但没有突出重点,老师觉得你应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我们就会被你的语言所吸引。同学们,大家觉得呢?”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又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提供具体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给出任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从现在开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猫头鹰、袋鼠以及小猴子的行为进行探讨,然后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们意识到尊重他人、团结他人的重要性。这样的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情感。
  (三)合作学习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刷子李》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等,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其他组的汇报进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提问引导法,激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引导法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乡下人家》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你觉得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情境教学法,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语言应用和交流。例如,在《从现在开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动物的行为和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评价导向的教学理念,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导向的教学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会越来越完善,为培养优秀语文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攀,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2017年。
  [2]杨君,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2023年
  • 【发布时间】2024/11/20 15:03:49
  • 【点击频次】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