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读书品位的路径探寻

 

【作者】 曾秀娟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方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读书品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提高学生读书品位的路径,通过创设情景、加强朗读训练、巧用“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书品位;阅读兴趣;自主阅读能力;综合素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读书品位,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提高学生读书品位的路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创设情景是唤醒学生阅读内生力、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景、问题情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永远的歌声》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创设音乐情景,然后在缓缓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接着再创设问题情景:“知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喜欢第一自然段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始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朗读训练,提升阅读素养
  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配乐读、师生对读、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在教学《爬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然后,通过配乐读、师生对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父子爬山的艰辛和父爱的深沉。最后,让学生带着对父亲的感激饱含深情地朗读,再次感受浓浓的父爱。这样朗读,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感,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巧用“批注”,形成阅读习惯
  “批注”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当读到某一段或某一句话有自己的观点或感受时,及时记录,做上“批注”。常用的批注方式有“提问式”批注、“摹仿式”批注、“评价式”批注等。通过长期的批注训练,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提升阅读深度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上下文词句义、语句间关系、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例如,在教学《翠鸟》一文中的“鲜艳”一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下面的语句:“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可以直接感知“鲜艳”一词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词语,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培养综合素养
  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猫》《母鸡》《白鹅》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动物园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这个可爱的小动物的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然后,通过设计“寻找身边可爱的动物”、“研究名人笔下的动物”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对这些动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六、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教师可以通过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开展阅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阅读。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阅读研讨大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收获。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大街上的标语、广告牌等文字信息,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词。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写日记、写书信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八、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榕树等自然风光,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同时也能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读书品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创设情景、加强朗读训练、巧用“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以及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茆金琴,指向深度阅读的教学路径探寻[J].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
  [2]周志红,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路径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1年。
  • 【发布时间】2024/11/20 15:05:34
  • 【点击频次】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