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乡村中学数学教学更应该——树信心、扎基础、提能力

 

【作者】 范德明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东林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在乡村中学数学教育面临很大困境,主要是学生在长期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科学习中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太注意思想与方法、技能与技巧教育,而忽视双基教育,从而导致学生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有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走出这种困境三步走策略:树信心、扎基础、提能力;学生有了信心,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得到了巩固、提升,学生就会越学有劲,越学越有盼头,学习动力就来了,课堂效率就会更高,成绩就会更好。
  关键词:树信心;扎基础;提能力
  我们现在乡村中学数学课堂,一上课就倒下了一大片,还有一大片是在是懂非懂中度过的,最后只有极少数同学听懂了听明白了。这种情况从每次的统一考试成绩可以看到平均分很低,差生很多,中等生少,优生极少甚至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前期学生基础没有扎牢,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有信心,对数学学习失去内在动力,不想学不愿学。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树信心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数学没兴趣了、不喜欢数学了,你就是讲得再好他也不会听、不会认真听,对他来讲你的教育教学是无效的,你的教学效果肯定是非常差的。这种情况对一个学生来讲是悲哀,如果一个班就是这种情况,那是一种灾难。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克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1.多积极正面评价学生
  当一个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对他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使他们知道老师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与进步,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偿到学习数学的甜美,从而树立要好好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许老师的一个赞美、一个肯定就改变了学生的一生。
  2.多作个别辅导
  当学生作业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单独叫来,认真仔细的给他们讲解。如果经常这样不但能及时为学生补缺陷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使他们有一种不好好学、学不好数学就对不起老师的负重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长此以往成绩一定会不断提升,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进步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数学。
  3.多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经常有学生问,学数学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学数学?如果我们真正让学生明白了这个问,他们一定会喜欢数学,对学习数学就有兴趣,对学好数学就有信心。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呢,我们要把数学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无处不在。例如,我在讲“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时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村打灶师傅打的灶堂,刚好和我们买回的锅一样大呢?很多学生是不能正确回答的,当我们把答案说出来时,他们一定会“哦原来是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呀”,使他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学好数学知识连打灶这样又脏又累的工作就做不好,又怎么在今后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立足呢。我们要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最平常的运用相结合进行讲解这样学生能加深理解,更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的重要作用,慢慢地他们心中一定会有“数学原来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一定要学好”的想法,他们就会情不自禁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从而由原来不愿学、不想学变成我要学、我要认真学。
  4.多关心学生身心发展
  现在农村学生单亲家庭很多,他们的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缺少母爱或父爱,甚至在生活中就没有体会到爱,因此他们心理很脆弱,他们很想得关心、关爱,我们就要在平时多关心他们。比如平时多找他们摆一下关于家庭方面的龙门阵;比如在天气变化时叫他们添加衣服;比如关心他们吃饭没有呀,吃了什么呀,比如看他们不高兴时,开导他们等,总之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真心关心他们、爱他们,使他们愿意做我们的朋友。
  二、扎基础
  虽然新课标提出了“四基”和“四能”;四基即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同摇”,学习上没有基础哪来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这一点可以从每年的中考成绩的平均分数就可以看得出来。我认为乡村初中的数学教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四基的教育教学上。
  1.记
  我们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不管你是死记硬背还是所谓的理解记忆都必需把所学的定义、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记着了才能运用,反过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2.练
  无轮什么高深的武功都是练出来的。学生的数学知识要过手不是教师讲就能做到的,只能让学生通过练习,让他们去体会、去感知,才能把我们所教知识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才能记得牢、才能融汇贯通、才会灵活运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
  3.思
  让学生去反思自己和他人学习过程中犯过的错误,找出其错误根原,认真总结形成自己的反思记录,从而防止再次犯类似的错误;也要引导学生去反思每次考试的得与失,不断总结提升、完善自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严
  我们平时要对学生的解题格式、书写规范要严格要求,防止学生只注重答案而轻过程,防止知道怎么做而写不全完整的解答过程。我们平时的课堂组织教学要严格,严格的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有效途经,是扎实基础的有效保障,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严师出高徒的原因吧。
  5.慢
  课堂艺术是慢下来的艺术,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记忆的时间,对知识消化的时间,还要给总结升华的时间,只有这样课堂才是高效的,学生基础才能扎实、扎牢,才不会吃回锅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慢功出细活。
  三、提升能力
  数学教与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独立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例题的示范作用
  书中的例题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相对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理解,仔细解答,从而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类似题型解题步骤,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等固有模式,从而实现解题的类化,而实现解题速度与能力提升。
  2.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传授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千千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可能都给学生分析和讲解,怎么办呢?就需要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它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因为数学思想方法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把书本上的、别人的知识技巧内化为自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要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有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有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对典型题型的研究
  首先是课本中的例题,它都凝聚了很多数学方面专家艰辛的研究与思考,也是我们作为数学教学必须去完成的教学任务。这类题都是伴随相关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而出现的,是对相关知识的巩固与升华,同时也渗透很多数学思想与方法面这需要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研究的,从而设计出更多、更深、更好的以此为母本的相关题型,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深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做到起点低尾巴翘。
  其次我们要去研究和分析课辅中的典型例题比为最值问题、方案问题、距离最短问题、动点问题等。这样典型例题每章节都有,我们给学生讲解怎样去分析、去理解、去解答这类题的方法和固有模式,并认真总结每次解答过程的得与失,从而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形内化与心,遇到同类型时能从容应对。
  数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系统性的练习,中考试题就是最好不过的练习题,它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说是典型题的集大成者。用中考题进行练习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后要详细的进行讲评,讲评后要让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这样经过三到五次的中考题的针对性很强的练习,常规题做正确,中等题会做,难题能做,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会越来越有动力。
  总之,数学随着学习的深入会越来越难,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用九牛二虎之力为学生树信心,只要信心有了、兴趣有了,学习还困难吗;同时有了扎实的基础,通过一定的训练,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成绩还不优秀吗。
  • 【发布时间】2025/1/7 20:52:36
  • 【点击频次】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