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理念要求

 

【作者】 谢佼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改革方向。新课标强调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理念要求,结合新课标课程理念,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理念要求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全面考量。新课标提出“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本文将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理念要求。
  一、评价理念的转变
  1.1 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即考试分数或作业完成情况。然而,新课标强调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认为评价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过程等方面。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1.2 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新课标倡导多元评价,认为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通过多元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评价内容的丰富
  2.1 关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评价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口语表达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如家庭作业、课外阅读、社交交流等,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2 关注思维能力的评价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关注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的评价
  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发展,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言行举止、道德行为等,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
  3.1 引入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成果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写作、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示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观察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教学评价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如在线测试、电子作业、学习分析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趋势。
  四、评价实施的策略
  4.1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落实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理念要求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评价体系的动态调整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评价内容和方式。
  4.2 强调评价的导向作用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时,教师可以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探究活动。
  4.3 关注评价的反馈和改进
  评价的反馈和改进是落实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理念要求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学习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评价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
  五、结论
  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理念要求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评价理念、丰富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评价的反馈和改进环节,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02(3):20-25.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 【发布时间】2025/1/7 20:57:26
  • 【点击频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