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有效教法

 

【作者】 彭媛媛

【机构】 四川省安岳县石羊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与语言学习的重任,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结合小学语文一线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教授方法、拓展视野、强化互动及评价反馈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有效教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能力已成为个体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效的阅读技巧,不仅能够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还能开阔视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单一、阅读面狭窄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因此,探索并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点燃阅读的火花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或富有想象力的阅读情境,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材料,让学生在视听享受中进入文本世界。教学《草船借箭》时,播放一段相关的动画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三国时代,从而更愿意主动探索课文内容。
  (二)故事讲述,引发共鸣
  教师可以选择或自编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小故事,以口述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共鸣。故事的选择应注重趣味性、启发性和关联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阅读。
  (三)奖励机制,正向激励
  建立阅读奖励机制,如设立“阅读之星”、“最佳书评奖”等,对阅读量大、阅读感悟深刻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教授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精读与略读结合
  教会学生区分精读和略读的不同应用场景,精读时注重细节理解、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的学习;略读则侧重于快速获取信息、把握文章大意。通过具体课文的示范教学,让学生掌握两种阅读方法的转换运用。
  (二)笔记与标注技巧
  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教授如何做阅读笔记、划重点、写批注等技巧。这些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还能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三)思维导图应用
  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提炼主题思想。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文章的逻辑关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拓展视野:从课内走向课外
  (一)推荐书目,丰富阅读
  从课内走向课外的一个显著做法就是推荐书目。怎样推荐是个应思考的问题,正确的解决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现状以及他们兴趣偏好来推荐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包括经典文学、科普知识、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多种类型。定期举办“好书推荐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跨学科整合
  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结合地理知识阅读旅行游记,结合科学知识阅读科普文章,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学习。
  (三)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图书馆、电子书籍、有声书等,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寻找和选择阅读材料,同时培养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
  四、强化互动:构建阅读共同体
  (一)小组讨论,促进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阅读材料展开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这种互动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深化阅读理解。
  (二)角色扮演,情境体验
  选取课文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这种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三)师生共读,榜样引领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阅读伙伴,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展示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思考,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五、评价反馈:促进持续进步
  (一)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也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进步。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二)过程性评价
  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跟踪评价,如通过建立阅读档案袋,记录学生的阅读书目、阅读笔记、阅读感悟等,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阅读,不断进步。
  (三)个性化指导
  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建议。对于阅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提供更深入的学习资源和挑战。
  综上所论,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从激发兴趣、教授方法、拓展视野、强化互动及评价反馈等多个维度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实践中,教师应保持创新意识,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让阅读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一部分,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相信,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在阅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享受知识的滋养,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薛丽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年。
  [2]王成鹏,浅谈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语文新读写,2019年。
  • 【发布时间】2025/1/7 21:05:01
  • 【点击频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