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致2025届高三的学子们

 

【作者】 李鹤龙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国的高考,不敢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考试,但起码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最重要的考试。我经常把高中比作百米赛跑,高一是起跑,高二是途中跑,那么高三就是最后的冲刺阶段,无论哪个阶段都需要你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它既是对一名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核心素养的考察也是其对心理素质和人生格局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三年是一个轮回,所以很有必要与孩子们谈谈我对高考复习备考的心态一些想法。
  一、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曾几何时,谁发明了“月考”(偷笑),不得而知。我只记得初中的时候开始有了月考。后来我上高中,好像就没有了,至少我在的齐市八中是没有月考的。但高三时除了上学期有期中、期末考试外下学期确有三次模拟考试。每一次考试对于每一名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对自我知识水平的检验,掌握新的解题技巧,重新设定高考目标等等。每次考试后都要有排名,学生之间也会比较在班级、年级甚至全县、全市的位次。但我想说的是“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最后的高考就是要一个最好的自己。别人最后考上清华、北大与我何关?别人考上高职专科又与我何关?想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于正在高三复习备考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太重要了。在此我不仅想到了两个内容:一个是近两年特火的一个词叫“内卷”,另外一个就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李希贵老师讲过“没有一生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真的是无法解开‘认识你自己’这道旷世难题”。时至中年的我不敢说真正认识我自己,但确实练就坦荡、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争不抢,顺势而为,管它什么“卷不卷”,与我何干?人家清华、北大,人家亿万富翁是人家的本事和能力,我只有做人民教师的水平,所以我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这可能就是“四十不惑”?我不知道,但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高三的你们一定要戒“焦”戒躁,尽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二、认知:“无知者无畏”
  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开篇吧,“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高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复习一段时间、努力一阵子,一次考试结束后有的败下阵来,开始怀疑自己,就会感到迷茫,总是觉得不会的知识太多了,甚至于无从下手。这个感觉我分析有两个原因所致,一是与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有关;二是功利的心态。这个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有点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心变得有些浮躁,确实使成人的世界变得更加功利。无形中也会影响我们的孩子。人家朱元璋作为皇帝,废丞相都用了13年,你一个孩子努力一段儿时间就要有好成绩?凡事都要有过程,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胜利!而且学无止境,我的理解是“你学的知识越多越会感觉到知识的深奥”,就会感觉到不会的东西越多。所谓“无知者无畏”,只有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才会感觉到自满,你看10来岁的小孩从来不会感觉到自己不会的知识太多。我们要正确认知学习的规律和自我的感受,才能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三、过程:每天都要有收获
  有些学生和家长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高三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具体你让我说怎样最好,其实我也无法回答。我经常会对学生讲: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要有收获,这就足够了。当夜深人静,上了一天的课,做了一天的习题,躺在床上的时候,孩子们你们问问自己“今天我又学会了什么方法、我又学会了哪个问题、我又记住了哪些单词……”这应该就是古人说的“自省”。如果高三每天都这样,你想想你得多会多少知识。高考的最终得分正是在这样平常而又琐碎的日子中形成的。待到高考结束时,我们不后悔,没有虚度高中的时光,那我恭喜你,你可以“光荣毕业”了。
  四、从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成功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我们同学大多数在高一时对高中学习生活都进行了规划,在高三刚刚开始时也都会做好复习计划,现在再问问自己的计划。做好计划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坚持落实计划才是关键环节。高三复习备考计划我建议要按小时(把睡觉、吃饭、洗漱等必要时间刨除)来计算,按六大学科来划分,按每一学科的知识点来确定。然后就是执行计划,本着非必要不变动的原则,不折不扣的落实。而且一直坚持到6月9日的下午最后一科考完。这个过程中不要讲调整状态,特别是考前更不要有任何放松,那样极有可能会打破自己形成的生物钟。从3月份开始就应该有意识的在特定时间学习固定学科的知识或做固定学科的试题(尽可能的做到限时训练),以建立和保持思维的兴奋度。我知道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过程,但是只有坚持到底才是胜利。否则容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请记住:只有坚持别人无法坚持的坚持,才能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拥有。
  五、面对:最好的心态是平和
  什么样的心态是最好的应考状态?那就是心态平和。无论考前还是考试中,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体现一个人的气场和人生格局。但凡成大事者必有处变不惊的本事。如果在高考中都表现出紧张、急躁的情绪,以后遇到人生的挫折又怎么去面对?考试中不会的题,经过冷静的分析也找不到思路,那就蒙吧,对了是幸运错了是必然,没必要后悔。冷静的面对下一个题。在此郑重提醒: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是人良好的习惯和成功的重要特质,一定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起来。坏情绪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道家的“齐物”观点(朝三暮四,事物的本质是一样的)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
  六、谨记:备考关键环节
  1.一轮复习就是要建立知识体系,学生只有确立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在一定高度去解决问题。我记得我高中班主任邹本辉老师讲过:当知识碎片化的时候,你解决问题是仰视的;当知识体系构建起来以后,你再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俯视状态。
  2.一定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定期(每两周)激励自己为目标努力。
  3.高考真题的训练不要太晚,建议在4月末就得训练完毕,晚了容易固化思维。
  4.全身心的投入,每天尽可能多想学习上的事,强化思维,尽量不要再想其他的事。
  5.高考前21天坚决不能碰手机,特别是不能打游戏和刷短视频,训练的是专注度。考前一个月不可再从事剧烈运动以及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受伤影响高考。
  6.不要改变习惯,每天晚上几点睡早上几点起都不要改变,5月20日左右就得调整好,建议保持7个小时睡眠。
  7.进入6月份只是做题不对答案,因为你遇不到高考题。
  8.6月6日该做点什么?不要洗澡,太消耗体力。做点儿典型题,做点儿自己薄弱学科的几个类型题。
  9.考场上第一科如果发现自己紧张,就使出全身力气握紧拳头和脚使劲登地,或者深呼吸,想绿色的大森林。在考试中不要看后面的题,认认真真做好当下正在思考、书写的题目,保持思维的专注。
  七、成功:颗粒归仓
  高考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能力水平都发挥出来,该得到的分数都得到,不留遗憾。其实谁也不可能在高考中答满分,老师答高考试卷也不能得满分,我们只是在考试中尽量多得分。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要总是要求将考试内容全部完成,而是要将自己会的试题都要做答,答上的内容全部正确。不要因为没完成试卷的全部内容而懊悔,要为自己无非智力因素丢分而骄傲!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体验,它是我们丰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它决定不了我们的人生走向,但在这个过程和结果中却深刻影响我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它很重要,重要到值得我们为此拼搏一次!没有任何一段青春比今天的努力更值得铭记,记住这些美好的时光,带着老师们的祝福继续前行。愿你们放下执念,全情投入,梦想成真!

  • 【发布时间】2025/1/7 21:17:24
  • 【点击频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