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课标视角下加强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系统化学习、促进他们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但教师在传统环境下形成的不重视单元教学、不注意优化教学结构等意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英语教学对其把握的有效性。针对该情况,教师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优化教学结构,同时丰富单元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围绕单元知识展开深度交流,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把握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英语实施单元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主题的课改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无论是在目标整合、文化理解、知识体系构建方面,还是在文本重构、语境创设、多元评价方面,都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根本,以单元为整体,来展开教学设计与安排。唯有如此,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才能真正突出语用意识的培养,体现文化内涵的渗透,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1、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单元教学并提升对其把握的有效性,意义在于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控,并且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在把控单元整体的前提下,教师授课需要先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和方案,再针对不同知识内容设计细化的教学目标和方案,整个工作过程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可以在学习环节获得更清晰的指导。同时,在单元整体的有效把握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也是从整体出发的,碎片化学习问题被规避,学生对被整合的英语信息资源展开综合性分析,其知识探究连贯性增强、知识梳理系统性提高,更容易实现高效的系统化学习。
2、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一,整体性。对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进行考虑,不可以孤立看待课本当中某个教学的内容,而是应该把整体教材和局部教材有机结合,展开备课工作。
第二,主题性。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围绕着单元的主题,创造充分激发小学生兴趣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情境,以此来设计出多样化语言活动,并且向课外进行延伸,以此来达到对此主题理解的深化,有助于小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高思维品质、形成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能力。
第三,应用性。每个单元均具有不同板块,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个板块的作用,譬如对话、E-mail等等,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适当展开整合,设计出多元目标教学的任务,开展真实的语言活动,尝试对语言的深度学习。
第四,生活化。让语言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
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3.1重教轻育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深入研究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太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理念较为传统。例如,很多教师并不了解英语教学的目标,认为只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即可,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目标较为片面,无法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2重数量轻质量
英语单元教学虽然更注重整个单元的整合,但是也不能忽视每一课时的重要性。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就在课时固定的基础上补充教学内容,虽然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数量,但是并没有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语篇内容的深刻内涵,导致学生只能记住几个单词和语法点,并不能从整体上把控和理解语篇。
3.3重形式轻内涵
重形式轻内涵也是当前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师过于注重语言形式教学,忽视了单元整体主题意义教学。例如,在单元教学中,教师更注重英语词汇、语法的深度讲解,且单独讲解词汇、语法等内容,没有将其放在整个语境中进行讲解,同时也没有分析整个单元的主题。其次,教师仍未深入理解单元教学的内涵,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课时一课时地讲解,未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且未深入分析单元的意义。
4、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4.1紧扣单元主题,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完整性,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和整体认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单元的整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梳理各个单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在教学Unit2“My favour it e sea son”这一内容时,本单元以四季为主线,主要内容就是孩子们谈论四季和最喜欢的季节;学生已经画好有关四季的画,需要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教师通读文本,充分了解教材当中的内容,这才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并且能够从学生实际作为切入点,要让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点以及理清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
4.2结合单元背景,加深语境理解
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既要关注词汇、语法、语用等基础知识,也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统编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材料贴近生活,图文并茂,为学生感知单元背景并加深对语境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然而,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反映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表面上是语篇或词汇的变化,深层的是英语思维品质与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课堂实践表明,小学生对于课本插图、话题材料、情景展示等单元背景的了解越为透彻,他们在课堂的参与程度与发挥空间也就相对越大,对于语境的理解难度也就相对较小。因此,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既要有真实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强化对话题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还要有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比如,在“What's Your Favour it e Food?”的单元教学中,理解语境的关键在于对“favourite”这一词汇的理解及对What's your favourite...”特殊疑问句的把握。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图片、表格等单元背景的信息呈现,通过多组对话及相关语篇理解,理解了“favourite”的语义特征为“最喜爱的,最爱的”,后面所加的名词应为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或不可数名词,这样他们对单元的语法难点与阅读重点也就迎刃而解。
4.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想要更有效地开展单元整合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性,如果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无太大帮助。小学英语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开展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致,提高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更热情地学习英语知识。在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程度、认知程度、理解程度等制订不同的标准要求,将分层次教学融入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单元为基础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将两者进行融合,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In China”和“Around the World”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在学习世界著名城市“Sydney”“Toronto”等词汇时,注意与前一单元中国的著名城市的著名景点、方位等方面进行整合教学,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加强知识点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延续,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英语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划分教学难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单课教学就是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学习单元知识内容时,应该把单元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注重单课教学的实施措施。只有运用合理科学的单元教学措施,不断展开实践,才可以促使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影途.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英语广场,2019(11):155-158.
[2]王景丹.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04):7.
[3]李珍.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法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20(33):108-111.
[4丘丽峰.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4):45.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英语实施单元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主题的课改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无论是在目标整合、文化理解、知识体系构建方面,还是在文本重构、语境创设、多元评价方面,都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根本,以单元为整体,来展开教学设计与安排。唯有如此,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才能真正突出语用意识的培养,体现文化内涵的渗透,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1、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单元教学并提升对其把握的有效性,意义在于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控,并且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在把控单元整体的前提下,教师授课需要先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和方案,再针对不同知识内容设计细化的教学目标和方案,整个工作过程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可以在学习环节获得更清晰的指导。同时,在单元整体的有效把握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也是从整体出发的,碎片化学习问题被规避,学生对被整合的英语信息资源展开综合性分析,其知识探究连贯性增强、知识梳理系统性提高,更容易实现高效的系统化学习。
2、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一,整体性。对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进行考虑,不可以孤立看待课本当中某个教学的内容,而是应该把整体教材和局部教材有机结合,展开备课工作。
第二,主题性。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围绕着单元的主题,创造充分激发小学生兴趣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情境,以此来设计出多样化语言活动,并且向课外进行延伸,以此来达到对此主题理解的深化,有助于小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高思维品质、形成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能力。
第三,应用性。每个单元均具有不同板块,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个板块的作用,譬如对话、E-mail等等,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适当展开整合,设计出多元目标教学的任务,开展真实的语言活动,尝试对语言的深度学习。
第四,生活化。让语言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
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3.1重教轻育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深入研究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太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理念较为传统。例如,很多教师并不了解英语教学的目标,认为只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即可,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目标较为片面,无法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2重数量轻质量
英语单元教学虽然更注重整个单元的整合,但是也不能忽视每一课时的重要性。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就在课时固定的基础上补充教学内容,虽然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数量,但是并没有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语篇内容的深刻内涵,导致学生只能记住几个单词和语法点,并不能从整体上把控和理解语篇。
3.3重形式轻内涵
重形式轻内涵也是当前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师过于注重语言形式教学,忽视了单元整体主题意义教学。例如,在单元教学中,教师更注重英语词汇、语法的深度讲解,且单独讲解词汇、语法等内容,没有将其放在整个语境中进行讲解,同时也没有分析整个单元的主题。其次,教师仍未深入理解单元教学的内涵,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课时一课时地讲解,未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且未深入分析单元的意义。
4、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4.1紧扣单元主题,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完整性,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和整体认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单元的整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梳理各个单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在教学Unit2“My favour it e sea son”这一内容时,本单元以四季为主线,主要内容就是孩子们谈论四季和最喜欢的季节;学生已经画好有关四季的画,需要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教师通读文本,充分了解教材当中的内容,这才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并且能够从学生实际作为切入点,要让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点以及理清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
4.2结合单元背景,加深语境理解
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既要关注词汇、语法、语用等基础知识,也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统编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材料贴近生活,图文并茂,为学生感知单元背景并加深对语境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然而,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反映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表面上是语篇或词汇的变化,深层的是英语思维品质与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课堂实践表明,小学生对于课本插图、话题材料、情景展示等单元背景的了解越为透彻,他们在课堂的参与程度与发挥空间也就相对越大,对于语境的理解难度也就相对较小。因此,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既要有真实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强化对话题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还要有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比如,在“What's Your Favour it e Food?”的单元教学中,理解语境的关键在于对“favourite”这一词汇的理解及对What's your favourite...”特殊疑问句的把握。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图片、表格等单元背景的信息呈现,通过多组对话及相关语篇理解,理解了“favourite”的语义特征为“最喜爱的,最爱的”,后面所加的名词应为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或不可数名词,这样他们对单元的语法难点与阅读重点也就迎刃而解。
4.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想要更有效地开展单元整合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性,如果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无太大帮助。小学英语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开展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致,提高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更热情地学习英语知识。在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程度、认知程度、理解程度等制订不同的标准要求,将分层次教学融入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单元为基础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将两者进行融合,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In China”和“Around the World”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在学习世界著名城市“Sydney”“Toronto”等词汇时,注意与前一单元中国的著名城市的著名景点、方位等方面进行整合教学,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加强知识点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延续,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英语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划分教学难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单课教学就是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学习单元知识内容时,应该把单元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注重单课教学的实施措施。只有运用合理科学的单元教学措施,不断展开实践,才可以促使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影途.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英语广场,2019(11):155-158.
[2]王景丹.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04):7.
[3]李珍.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法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20(33):108-111.
[4丘丽峰.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4):45.
- 【发布时间】2025/1/7 21:22:55
- 【点击频次】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