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现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有效的写作积累以及高效的写作输出三步式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一、绪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能力“听、说、读、写”中,作为最后一环的“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学生在面对写作时,会面临“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高低归因于天赋和悟性,这是不正确的。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有效的写作积累”、“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写作输出”三步式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面对开放性大、主观性强、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写作,需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引导学生而非指挥学生
小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具有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需要去引导学生发展其特长,而非将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学生。《画杨桃》(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一文,不同学生对杨桃的认知是具有差异性的,文中的老师并没有对画五角星的学生和发出笑声的学生加以批评,而是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杨桃,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用笔下的文字表达思想、表达情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
对于外部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多使用正强化,通过给个体增加积极刺激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通过鼓励或者奖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例如对学生多使用积极的正向的反馈,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鼓励优点,表扬进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奖励,通过实在的物资奖励(如小红花、文具等)对学生进行鼓励,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对于内部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来激发。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例如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自行探索;再譬如开展竞赛和合作,让学生在竞争合作关系中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是从后天习得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会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内部学习动机。因此在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优势和进步,从而增加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积累
在有兴趣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下一步开展适当的写作训练教学活动,打好学生写作的基础,这一步是输入和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有内容才能有表达,否则就是长篇的口水话,就算不上是佳作了。
(一)写作积累从日常抓起
作文积累来源于课堂和生活,语文课堂所学可以灵活化用到作文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转化。课文的内容(诗词、典故等)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课文的表现手法(修辞、描写等)可以借鉴写作中。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们经常做“仿写例句”的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也尝试进行仿写。在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学生可以超越课堂通过网络获取写作素材,如学习了解来自四川的文化传播者、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学生在观看其视频的同时可以学习知识、熏陶文化、提升审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喜欢的文化视频分享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让学生准备积累本
孰能生巧,在作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好词好句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下来,通过笔头写在专门的积累本上,平时熟读熟记,慢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表达,为写作做好积累。积累是长期的过程,不限于课堂,语文也不止存在于课堂,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用笔头记下好词佳句,方便随时查看和复习,避免随记随忘的情况出现。慢慢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在日常中积累学习语文素材,有效进行写作积累,让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四、如何进行高效的写作输出
写作是学生对语文的表达,也是学生自我思想的输出。高效的写作输出是指在短时间内(如应试时)进行尽可能拿高分的写作表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应试写作的写作技巧教学。
(一)精准审题,明确思路
作文本身是有题目的、有限制的,需要在规定的题目、范围内进行创作。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步骤,即审题、构思、立意、列提纲、创作,切忌提笔就写,避免出现写了一半发现偏题、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写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结构框架,常见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作文结构,以及“虎头”、“猪肚”、“豹尾”的重点明晰、内容充分的写作格式,这些作为写作的技巧,可以适当、逐渐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内容、完成作文表达。
(二)巧用技巧,润色提亮
在应试作文中,阅卷者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针对阅卷者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并对一篇文章评分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来提高作文分数。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作文亮点教学,让学生在写作时,对一篇作文的亮点(标题、开头、结尾、优美句子等)进行笔墨润色,让学生的作文抓住阅卷者的眼球,从而获得阅卷者更高的分数评价,成为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可以运用到的写作技巧有很多,教师主要的工作是交给学生方法,比起重复机械的学习,更建议追求高效的练习。学生有意识地对文章进行加工,循序渐进地在写作中积累写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五、结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好坏,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针对作文教学的三步式教学方法,本篇文章较为简略地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方式上的建议和意见,但实际的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语文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是教育者的工作,在小学期间打好基础,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一、绪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能力“听、说、读、写”中,作为最后一环的“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学生在面对写作时,会面临“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高低归因于天赋和悟性,这是不正确的。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有效的写作积累”、“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写作输出”三步式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面对开放性大、主观性强、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写作,需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引导学生而非指挥学生
小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具有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需要去引导学生发展其特长,而非将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学生。《画杨桃》(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一文,不同学生对杨桃的认知是具有差异性的,文中的老师并没有对画五角星的学生和发出笑声的学生加以批评,而是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杨桃,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用笔下的文字表达思想、表达情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
对于外部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多使用正强化,通过给个体增加积极刺激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通过鼓励或者奖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例如对学生多使用积极的正向的反馈,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鼓励优点,表扬进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奖励,通过实在的物资奖励(如小红花、文具等)对学生进行鼓励,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对于内部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来激发。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例如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自行探索;再譬如开展竞赛和合作,让学生在竞争合作关系中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是从后天习得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会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内部学习动机。因此在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优势和进步,从而增加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积累
在有兴趣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下一步开展适当的写作训练教学活动,打好学生写作的基础,这一步是输入和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有内容才能有表达,否则就是长篇的口水话,就算不上是佳作了。
(一)写作积累从日常抓起
作文积累来源于课堂和生活,语文课堂所学可以灵活化用到作文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转化。课文的内容(诗词、典故等)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课文的表现手法(修辞、描写等)可以借鉴写作中。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们经常做“仿写例句”的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也尝试进行仿写。在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学生可以超越课堂通过网络获取写作素材,如学习了解来自四川的文化传播者、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学生在观看其视频的同时可以学习知识、熏陶文化、提升审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喜欢的文化视频分享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让学生准备积累本
孰能生巧,在作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好词好句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下来,通过笔头写在专门的积累本上,平时熟读熟记,慢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表达,为写作做好积累。积累是长期的过程,不限于课堂,语文也不止存在于课堂,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用笔头记下好词佳句,方便随时查看和复习,避免随记随忘的情况出现。慢慢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在日常中积累学习语文素材,有效进行写作积累,让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四、如何进行高效的写作输出
写作是学生对语文的表达,也是学生自我思想的输出。高效的写作输出是指在短时间内(如应试时)进行尽可能拿高分的写作表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应试写作的写作技巧教学。
(一)精准审题,明确思路
作文本身是有题目的、有限制的,需要在规定的题目、范围内进行创作。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步骤,即审题、构思、立意、列提纲、创作,切忌提笔就写,避免出现写了一半发现偏题、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写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结构框架,常见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作文结构,以及“虎头”、“猪肚”、“豹尾”的重点明晰、内容充分的写作格式,这些作为写作的技巧,可以适当、逐渐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内容、完成作文表达。
(二)巧用技巧,润色提亮
在应试作文中,阅卷者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针对阅卷者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并对一篇文章评分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来提高作文分数。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作文亮点教学,让学生在写作时,对一篇作文的亮点(标题、开头、结尾、优美句子等)进行笔墨润色,让学生的作文抓住阅卷者的眼球,从而获得阅卷者更高的分数评价,成为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可以运用到的写作技巧有很多,教师主要的工作是交给学生方法,比起重复机械的学习,更建议追求高效的练习。学生有意识地对文章进行加工,循序渐进地在写作中积累写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五、结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好坏,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针对作文教学的三步式教学方法,本篇文章较为简略地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方式上的建议和意见,但实际的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语文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是教育者的工作,在小学期间打好基础,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 【发布时间】2025/1/7 21:26:14
- 【点击频次】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