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农村幼儿园儿童社会职业体验园本课程实施策略与路径

 

【作者】 杨 超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鼓楼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聚焦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与职业体验活动存在的问题,基于“迷你小世界,社会大课堂”的园本课程理念,探讨了农村幼儿园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路径。通过“2手创建基地”“3域创设环境”“5阶体验法”“4进劳动实践”“3共家园合作”等方式,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目标,为儿童提供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多元互动平台,并强调该园本课程对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实施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需要”。农村幼儿园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为开展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探讨农村幼儿园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路径,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一、立足当前,找准问题
  1.课程资源匮乏
  农村幼儿园面临物质与人力资源的双重困境。物质上,教学设施简陋,玩具材料稀缺,模拟职业场景的道具和设备更是凤毛麟角,幼儿在社会职业角色体验中难以沉浸其中。人力资源方面,教师数量有限且,缺少专业的课程研发人员和教育专家,导致园本课程建设步履维艰。
  2.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过度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与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在社会职业角色体验课程中,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缺乏引导与启发,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也面临诸多困难,无法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价值。
  3.家长参与度低
  农村地区的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对社会职业角色体验课程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清。幼儿园在家长参与课程建设方面也缺少有效的渠道和机制,导致家长即便有心参与也无从下手。这种低参与度不仅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也限制了家园共育的深入开展。
  4.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农村幼儿园在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的评价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评价标准单一且主体缺失,主要以教师的观察和评价为主,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社会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完善的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课程的实效,也限制了幼儿园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的能力。
  二、提炼理念,共筑愿景
  树立“迷你小世界,社会大课堂”的园本课程理念,强调将幼儿园打造成一个迷你的小世界,让儿童在这个小世界里体验各种社会职业角色,从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发展能力。家园社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场地优势,积极推进体验场馆基地建设、环境创设、情景体验等,为儿童提供一个真实、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
  三、多元路径,明晰方向 
  1.调研分析,多元利用课程资源。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确定可行的职业体验项目。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逐步改善教学设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职业场景道具设备,如模拟医生、警察、消防员等职业场景。
  2.理论实践,多样培养教师素养。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组织教师观摩体验式教学课程,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线上线下,多线参与课程建设。加强家长教育,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幼儿社会职业角色体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家长交流群,及时发布课程信息和活动通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家园共育。
  4.实地考察,多维构建课程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全面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社会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增加评价主体,引入家长、幼儿的意见和评价,结合实地考察和教师评估,使评价更加全面和综合。
  四、多方协作,增强实效
  基于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理念“迷你小世界,社会大课堂”,发挥我园场地优势,积极推进体验场馆基地建设,环境创设,情景体验,推进“三化”式,深入研究,深挖资源,完善评价办法等,探索“23543”实施策略,为儿童提供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多元互动平台。
  1.“2手创建”,园所大力
  (1)创建体验馆舍——6馆1中心。基于儿童立场,调查儿童对职业角色的认知现状和发展需要,创建园内外职业体验基地和场馆。投资200多万专项资金,在园所“知礼楼”创设了科技馆、鲁班馆、陶艺馆、绘本馆、国学馆、舞美馆等职业技能操作的馆舍,以及在“智信楼”创设了“职业体验中心”,涵盖厨房、餐厅、银行、医院、剧场、服装设计公司、美容美发等多种职业体验区。体验活动时,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自行选择体验的职业和场所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创建实践基地——2园1区。在劳动教育大背景下,根据幼儿园户外场地情况,因地制宜创建了黄葛树花园、玉兰树雅园、剑门柏养殖区。黄葛树花园里,“小果农”参与果树栽种、观察花果生长、收获和分享等劳动体验;玉兰树雅园里,“小农夫”进行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和丰收等活动,珍惜劳动成果;“小养殖员”在剑门柏养殖区自主养殖兔子、小鸡等,轮流喂食、冲洗养殖区,关爱动物,珍惜生命,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幸福,充分实施生命教育。通过创建实践基地,为儿童提供真正参与劳动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儿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3域创设”环境,班级主力
  (1)园域大环创。整个园所的外围环境以职业种类为基调,创建儿童职业角色体验馆舍、基地和真环境等,让儿童真正自主体验其中。走进园舍,让人感受浓浓的职业体验氛围。楼梯以各行业劳动为背景,配上有互动功能的人文环境,通过一对一倾听语言叙述、课程故事画、游戏故事画等记录儿童体验痕迹,凸显儿童最真实的游戏表征。每个楼梯分别以“职愿、职知、职行”为主题词,创设体验环境。楼道创设“母婴室+娃娃家”、“建构+乐高”、“餐厅+奶茶店”的联动区域,让体验能持续,让互动真实发生。
  (2)班域小布置。各班教室营造儿童玩乐的社会职业角色体验环境,突出本土、班级资源,凸显班本课程,彰显班级特色课程建设等。儿童收集材料,利用各种资源,玩班级职业角色体验游戏。如,中五班“花艺师”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牛肋草、青白蒿、狗尾草、野菊、野刺花、麦穗、稻穗、玉米须等就地取材,体验插花、制作干花等。
  (3)区域情境设置。用儿童理解的语言、形象介绍、表征职业特征和规则,营造真氛围,激发儿童乐参与、乐表达、乐分享的情感。在体验场馆、班级区域、社区职场创设真场景,使儿童身临其境,感受体验乐趣。投放充满挑战与趣味的真材料,促进儿童持续探究与学习。小班区域活动家庭化主题;中班区域活动生活化主题,大班区域活动多元化主题。
  3.“5阶体验法”,学习生活强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体验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立足一日生活皆教育,整合五大领域教学,探索了适合农村幼儿园儿童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建构情景体验“五阶法”。探讨儿童职业体验活动的现状、兴趣、价值及资源,为儿童提供持续、有效的职业体验机会。






















  通过问卷调查、职业类别分析、儿童兴趣评估和资源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职业体验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包括赏职拓知、学职习业、体职炼能和学以职用等阶段,帮助儿童了解社会职业角色的主要特征、劳动性质和社会价值,激发参与体验的兴趣,在体验中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和行为习惯,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
  4.“4进劳动实践”,大自然大社会助力
  (1)进社区,观劳动。了解银行、医院、饭店等职场劳动,观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样态,激发儿童劳动兴趣。
  (2)进体验中心,玩劳动。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如学习银行工作人员利用“鼓幼存折”和“鼓幼币”存取钱,当警察接案、破案等。在这种体验式实践中,劳动技能和习惯得以培养。
  (3)进课堂,学劳动。主题式的职业体验教学活动,利于儿童产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共鸣。如开展“我是消防员”主题活动前,一方面幼儿园提前一周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找资料,一起了解消防员的工作内容、环境与特点,另一方面请消防员来园与幼儿一起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萌发对劳动者的感恩。
  (4)进基地,真劳动。依托“大自然,大社会”活教材,固定每周五为劳动实践日,开展种养殖实践活动,提高儿童的劳动技能,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品质。
  5.“3共家园合作”,多方聚力
  (1)家长共行,看见课程。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儿童了解职业魅力。分析家长资源库中职业种类,邀请家长进社会职业体验馆,亲自讲述各种职业的岗位技能,给幼儿正确的职业扮演引导。例如,邀请酒店厨师担任六一儿童节的“美食嘉年华”技术指导,邀请超市营业员在“爱心超市”现场指导货物标价、整理摆放、叫卖营销等。邀请本地特色职业及非遗传承人走进幼儿园,对儿童展示专业技能,让儿童感受传统技艺和职业的博大精深。
  (2)社区共享,玩转课程。将体验活动安排在社区中的各个职场,让幼儿亲临现场,直观感受职业的真实现状,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有策略地进行体验活动。例如,体验糕点师去蛋糕店,农夫去田间地里,营业员去超市,警察去警局等,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营造“三位一体”的良好社会教育氛围。
  (3)课程共鸣,延展课程。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断创新体验方式,以提高课程的影响力。在“厉害了中国的端午节”体验活动后,家长感叹体验馆、鲁班馆等儿童职业角色体验区是家长向往的童年,课程是幼儿成长的摇篮。
  农村幼儿园儿童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园本课程通过资源、教师、家长、评价四路径与基地创建、环境创设、体验法、劳动实践、家园合作等实施策略,为儿童提供了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多元互动平台。有助于儿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发展能力,还能促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是农村学前教育创新的重要尝试,我们期望能够为农村幼儿打开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瑜婷.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23,(21): 71-73.
  [2]徐志娟.农村幼儿园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之我见[J].基础教育论坛, 2019, (31): 54-55.
  [3]陈倩华.开展“阳光小镇”职业体验馆游戏教学的探索[J].快乐阅读, 2016, (16): 1.
  • 【发布时间】2025/1/7 21:29:45
  • 【点击频次】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