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

 

【作者】 袁靓

【机构】 吉林省白山市红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减”政策如同一股清流,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学生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小学语文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单元作业和融合作业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

    一、基础作业:少而精,命中“靶心”要留“新”

   基础作业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知识的关键,其设计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即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合理控制作业量。语文基础包括音、字、词、语、段、篇等多个方面,如何做到“少而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内容。

   (一)总量把控,难点突破

   基于难点设计链条式巩固性作业,是优化基础作业的有效策略。例如,在讲授《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可采用“三五成群”法,将生字按难易程度分类,易写的生字写两个并组词,难写的生字写四个并组词。这样既能减少学生的书写负担,又能巩固难点知识。同时,结合“一字多变”对比形近字,如“宛—豌—婉—碗—惋”,通过区分偏旁理解字义,强化字形记忆。

   (二)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在基础作业的设计中,还应注重形式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字表吉尼斯”活动,鼓励学生仿照古人“写大字”,创设自己的“大字集”,并定期进行班级内交换传阅或合作接龙书写。此外,“词卡储蓄罐”“好句盲盒”等活动,也能将原本枯燥的基础知识变得趣味化、进程化、系列化。

    二、拓展作业:精而活,命中“靶心”要依“情”

    拓展作业是进阶作业,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其设计应依据“学情”,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既要精准又要合理。

    (一)分层设计,尊重差异

    拓展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层设计。强化知识类作业主要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或知识点串联;提升能力类作业则注重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形成,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综合探究类作业则发展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基础性作业完成情况自主选择。

     (二)形式多样,注重实践

     拓展作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操作和体验。如在学习《西门豹治邺》时,可设计为课文按照故事的主要情节绘制故事插图,或开展配音乐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单元作业:活而专,命中“靶心”要成“体”

    单元作业设计应以统编语文教材的“双线组元”为依托,构建“活而专”的作业体系。通过单元递进式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构建言语形式,并尝试组合成描写事物的诗歌或创编诗集等。

    (一)整体设计,梯度进阶

    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和梯度性。如在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时,可结合精读习得的能力,强化文体意识,建构语用思维,提升审美维度。通过单元递进式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逐步掌握诗歌的特点和写法,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意实践,学以致用

    单元作业还应注重创意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学习关于植物的课文时,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尝试用诗样的语言去欣赏和描写它们的特点。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融合作业:专而巧,命中“靶心”要得“趣”

   融合作业是跨学科作业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其设计应注重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一)跨学科融合,拓展视野

     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手拉手式联动设计作业。如在学习《西门豹治邺》时,可邀请美术教师共同设计绘制故事插图的作业;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可邀请科学教师设计观察类、推演类、实验类作业等。这些跨学科作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创意活动,激发兴趣

     融合作业的设计还应注重创意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古诗配画”“古文配图”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美术学科的支撑,将古诗或古文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五、注重评价激趣,推动作业设计的持续优化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合理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作业设计的持续优化。

    (一)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要求,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符号评价,激励肯定

   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在学生的作业等级后面画一个笑脸或盖上一个大拇指印章等符号,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心。同时,可以与学生约定连续获得多次笑脸或印章的奖励机制,如挑选喜欢的奖品、免一次作业等。

    (三)评语评价,激发情感

    在学生作业上写评语是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发现学生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用肯定、激励性的评价语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完成作业态度的肯定和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和实践探索。通过基础作业的“少而精”、拓展作业的“精而活”、单元作业的“活而专”以及融合作业的“专而巧”,并结合合理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逐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这些优化策略的实施也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 【发布时间】2024/9/9 17:47:17
  • 【点击频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