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韩 旭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塔哈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教育的大舞台上,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任,更肩负着渗透德育教育的使命。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具有深远意义。
  一、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德育切入点
  小学数学教材看似是纯粹的数学知识集合,但其中处处隐藏着德育的瑰宝。例如,在数字的认识中,可以渗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对数字有了独特的理解和应用,从古老的算筹到简洁的数字符号,这一演变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又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建筑实例。像中国的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它们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几何图形,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观念。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教材中的一些统计数据相关内容,可以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主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二、利用数学史,培养品德素养
  数学史是一座德育教育的富矿。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的攻击下,仍坚持不懈地探索数学,直到他的生命的尽头,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对于真理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数学时,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数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勇气,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并且敢于冒险探索。
  在数学发展历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学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通过介绍这些国际数学交流的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包容精神。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无国界的,人类在追求数学真理的道路上是一个整体,从而使他们具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合作意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团队精神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小组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协作、互相交流。例如,在解决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时,有的学生负责分析题目条件,有的学生负责寻找解题思路,有的学生负责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想法。当小组遇到困难时,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师示范与品德引导
  老师的课堂表现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老师能够保持认真的工作状态,并且充满敬意地传授给他们关于数学的知识,那么这些都将成为他们的榜样。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定理时,认真推导每一个步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严谨性会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认真负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并通过指点来协助他们解决。通过提供指导,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安慰与关注,并为他们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四、结合数学实践,强化德育效果
  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小调查活动,让他们调查学校或家庭的用水、用电情况,并通过数学计算分析节约资源的必要性。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资源的珍惜。
  再如,举办数学知识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从竞赛的准备、参赛到最后的结果评定,都有一系列的规则,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有序。这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习惯。
  综上所述,将小学数学和道德培训结合起来,既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又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课本内容,并结合道德观念和历史经验,让课堂更加有趣、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 【发布时间】2025/3/14 9:48:16
  • 【点击频次】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