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暖心育人搭建中职生成才桥梁

 

【作者】 严 君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班主任温暖学生 为国育才

  摘 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职业中学的孩子作为国家人力资源的后备军,学习基础薄弱,习惯与自控意识较差,缺乏亲情,自卑脆弱没有方向。老师应该如何育人成才!班主任温暖疏导,理顺心情引导学习;及早职业规划对口升学,激发梦想;从思想上、问题根源入手解决,家校共建。让学生感受到家校的温暖、政策的支持,安心学习,从学习中找到自信与获得感,培养她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暖心育人成为孩子们成才的桥梁。
  关键词:关爱疏导;引领学习;职业规划;育人成才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两类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路径,并有效分流高考升学的压力,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需要数量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能,对接市场需求、更大规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但是我们的职业教育面临着社会认知的偏差,家长意识不到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家长认为学生到了职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状态更是纷繁复杂,上课没精神、开小差;同学相处多是敏感、多疑、易怒。看学生恨铁不成钢,师生处于斗智斗勇的模式。如何让教室、校园,书声琅琅,心向学习。如何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职业中学的重要性,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一、温暖学生,理顺心情,职教——成人 
  (一)理清思想,找准问题
  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原生态的家庭环境影响着她们的内心、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她们的性格。她们的心里或明或暗藏着更复杂的喜怒哀乐,有的同学甚至封闭了自己。班上同学几乎由单亲、离异、留守、监护人缺少文化等组成。导致孩子们脆弱、惶恐、孤独、迷茫,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缺乏方向,就迷了路。内心的慌乱、表现出喧闹、哗众取宠,甚至个别同学不断违反校纪班规。这就需要班主任耐心倾听、疏导以及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
  1.暖化孩子们的内心,化解矛盾,转移精力到学习上
  做一个有温度的职教人,以爱心与匠心培养中职学生,打造“入口有趣、过程有效、出口有成”教学体系。学校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的前提,首先要关注心理健康。轻声说话,共情学生的喜怒,让她们的心安静下来。设身处地地为她们想、排忧解难,杜绝简单粗暴!一个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慢慢形成一个班集体的和谐相处,安静学习的氛围。
  经常可以看见本来是好友的两个同学,不经意的一个小眼神,刺伤了对方的小心脏,彼此从好友变成了陌生人,原来无话不谈的小姐妹瞬间互不认识成为仇人。作为老师,我们简单地把这个视为同学间的吵架把她们各自批评一顿?肯定行不通。首先让双方冷静下来,耐心询问事情的起因,课余时间联系家长,了解两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在家生活情况、思想动态。了解到两位同学父母都是离异,各自组合新家庭,无暇顾及正在长大的她们。一位同学很少见到亲生父母,另一位同学,从小跟随母亲租房、搬家、颠沛流离,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两位同学,自卑、多疑、易怒。一个不足道的小眼神就导致了一场大矛盾。复杂而暗淡的内心,思想的偏颇更谈不上学习。孩子们已经缺爱、惶恐、性格孤僻。来到学校,班主任老师是她最亲近的人。她们需要老师的理解、拥抱,耐心地教导她们怎样与人沟通、相处。老师的爱和理解如阳光温暖了她们,鼓励她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到学习中寻找自信和价值,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
  2.家校共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便需要相关中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在教学中加强中职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之间建立合作意识,加强家校沟通交流,以此优化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同学手臂有划痕,还吐露其父母频繁的家庭矛盾和离婚大战,颠沛流离,感觉活着没意思,想从高处飞下去,多么可怕的想法,面对家庭矛盾的伤害,孩子喘不过气来,不想读书,用刀在手腕划口子来排解甚至想到轻生。作为老师,学生已经出现自残甚至轻生的念头,退学也许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谁都知道一旦学生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我们是简单直接地同意退学,或者劝其退学,规避我们的责任;还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长远考虑呢。孩子们的人生之路才开始。这关乎他的今后是否健康,和一辈子的发展。也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前提。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该及时联系家长,耐心帮助学生,懂得一定的心理学,与家长达成一致,带领孩子积极就医。家长、老师、医生合力解决问题,让她们从问题中走出来,慢慢战胜困难,内心逐渐强大起来!同时引导该生怎样让自己的漫漫人生路不重蹈覆辙,变苦难为动力。该同学在老师、家长不厌其烦疏导关爱下逐渐阳光起来,同时鼓励以学习、阅读、社会实践,转移注意力,淡化自己的过往,丰富当下的生活。
  班主任温暖的心理疏导,适时健康教育以及家校合作,师生之间深入了解,坦言经历,让自卑、迷茫,甚至轻生的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走出困境,健全人格,树立职业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二)纪律上的“同伙”,带领学生避锋芒守规则
  职业中学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热血方钢之际,理顺心情还要加强行为习惯的管理。不要让坏习惯淹没了正在变好的她。面对规章制度,作为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躲避规则,不去撞规则的红灯。这看起来是被动遵守规则,甚至有假装遵守纪律的表象。通过慢慢习惯规则,最后养成主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青春年少的莽莽撞撞,老师理解且善意的掩护,护着这些孩子慢慢成长。久而久之她们知道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主动躲避“红灯”不犯规。从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守纪律。班主任不易,仿佛成了坏人,又或者是用另一种教育方式引领孩子们守规则、爱学习、懂责任。
  共情的掩护,不代表失去原则和规矩,恰恰是另一种方式引导教育学生明确规则,孩子们更能体会老师的爱的庇护和用意。知心更懂心,让学生在规则面前逐渐心存敬畏,自觉遵守规则,投入学习。
  二、暖心育人,落实职教政策,助其——成才
  (一)学习上的引领、督促,想法让她们学有所获
  教育部门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指导各地推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支持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联合办学、贯通培养,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当前职教改革的关键突破点,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衔接、尽快构建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完整职教体系。在此基础上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办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中职教育,构建现代化职教培养体系。班主任要向学生全面细致解读政策,让她们看到希望,鼓励职业中学孩子积极升学,实现与普高同样的大学梦。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上课走神、无精打采,甚至搞小动作等。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自觉性不够,我们更多的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用一定的教学策略,督促孩子们完成教学任务,让她们看到学习成效,建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风,树立升学梦想,从而落实职教政策。分组学习,创设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氛围,撵走瞌睡和开小差,形成竞争学习氛围。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她们练习专业技能,让她们在增长的专业技能中建立自信,找回自我,理解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同时,培养阅读的习惯,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职高的孩子们大多数从小没有养成看文学作品的习惯,不懂得优秀的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班主任从孩子们的长远发展考虑,自己购买或者倡导同学之间共享有益于中学生,且能读懂的书籍:《自觉可以飞》《佐贺的超级阿嬷》《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我与地坛》,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充实自己,受到文学的滋养和启发,也提高文学水平和修养,拓宽视野,追求更高。
  (二)静心思考——三省学习
  老师也不能时刻盯住学生,适当给她们留点空间、留点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三五好友之间的诉说,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学习上相互打气鼓励。也给自己留点空闲时间阶段性总结。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嘛。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空余时间,自己消化。在规则范围内适当松动、弹性管理,知心、静心、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上升空间,树立人生目标,勇敢逐梦。
  三、产教融合,规划职业,了不起的自己——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被认为是其突出的办学优势。职业中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合理安排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中学习大有可为,深刻领悟:“没有白流的汗水,只有收获的喜悦”“做你该做的事情,才有条件做你想做的事情”“人生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找到自我价值,并利用班会课观看大国工匠,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大国工匠中勤劳、善良、努力的工作者,是榜样,是朋友也是人生择友的标准。通过视频中案例的学习展开讨论,让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一起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朝着自己优势的方向努力,加强学习和技能实操。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关键工序、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布局在省会城市。希望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实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劳动的收获。认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更加主动学习。党的职教政策利好,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齐头并进,用职业目标引导学生学业和职业共同发展,班主任继续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提出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完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任务,明确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清晰地规划职业。
  结语:职业中学的孩子有其特殊性,老师需要耐心深入学生,做这些孩子们的朋友、榜样、温暖她们引领她们。和他们一起战胜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鼓励她们勇敢向前,追求梦想,破茧成蝶。做一个温暖的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班主任暖心育人,让职业教育有温度、有人情味,有益于学生、有益于家庭和社会,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架起桥梁,实现党的职教政策——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职业人才,对接市场需求、更大规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知识技能,对口升入高职院校,成为大国工匠后备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家校合作视域下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C)1994-2024潘浩40-41
  [2]刘海露.家校合作视域下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21,(35):80-82.
  [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更好构建
  [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更好构建
  [5]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指引方向

  • 【发布时间】2025/3/14 9:58:47
  • 【点击频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