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阶段读写训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阅读和写作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必然要求加强小学阶段的读写训练,给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职责,在学生的读写上面必须下功夫,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在阅读课外书籍上加强引导,在课堂说写指导上加强训练,小学阶段在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结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阅读;写作;训练;实施途径
阅读和写作对于大家来说,伴随着人的一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与从小的读写训练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写作应用更加广泛,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求职工作阶段都离不开写作,平时写个日记、整理个文档、写个证明便条、搞个计划总结、作个会议记录等等之类的事情,都与写作息息相关。可见,写作技能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很好的渠道,一个人的文笔内容可以看出文学功底的深厚,还可以显示语文素养的高低,更能彰显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每个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读写训练必须加强,这就给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读写上面必须下功夫,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哪些有效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我想从下面两方面来探讨。
一、在阅读课外书籍上加强引导
作为一所学校,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大城市里面的学校为学生打造阅读环境舍得出本钱,大多数新修的学校阅读环境相当豪华而优美,每层教学楼都建设有专门的阅览室,阅览室的设计可以说是高大上,不仅面积宽广,内部环境设计更是别具一格、百花齐放。每层教学楼的过道设计宽大,过道的宽度与教室的宽度一样,同时过道两边设计了室外书柜,配备了书桌及凳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在阅读课外书籍上是大开眼界。不过现在的城镇学校及至农村学校都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有的家庭也添置了书柜,购买了书籍,学生的阅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创造了平台。对于教师来说,要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上着力,鼓励学生多看书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班上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阅读方式方法上加强指导,哪些内容只需略读,哪些地方需要精读,哪些知识需要反复读,让学生读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合力教育,要求家长在家陪读,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多方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二、在课堂说写指导上加强训练
传统的说写训练教学常常是让学生学习几篇习作例文,然后老师讲一些写作方法,便让学生作文,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即使有内容有事件可写,但也写不具体,对文章的结构把握不准,开头结尾过于生硬,作文流于形式,根本原因是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能力。在学生说话的环节上多用时间,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心理想表达的意见等等,通过学生单独向全班同学口语表达,同桌同组学生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用语言口述出来,同时又倾听别人的表达方式,在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老师互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对一件事情的表述上用词用句会更加准确,逻辑思维会更加明晰,口语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加强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至关重要,一二年级鼓励学生多说、多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老师听,说给同学听,能把一件事情用一句完整的话或说几句话表达出来,逐渐训练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强调过程意识,慢慢地才能前后连贯,逐步渐进。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学生就能将说的内容写在纸上,由说话形成写话。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商量事情。比如,想和同桌学生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他商量,说清楚商量的具体事件、原因,再争取别人的同意。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又该怎样商量。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该怎样与爸爸商量。这些贴近生活的事件,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要提醒学生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第四单元的写话训练,学写留言条,当然留言条的格式是必须要掌握的,留言条的内容更要交待清楚,如今天中午不回家吃饭、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去小红家找他没有人在家等等,重要的是把需要表达的事情写清楚,这样才能与人正常沟通,不产生歧义。
中年级学生,三四年级一样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上让学生把书本内容读给同学听,读书心得体会说给全班听,相互纠正说得不当的地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学生都来表达,相互吸取经验,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地积累词汇,整合语句,梳理逻辑,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每个人的个性化语言经验和习惯,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交流的主题是《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先让学生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然后将全班学生分小组对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详细地研究和分析,并交流如何保护好视力,最后全班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全班学生再提出保护视力的具体建议。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注意控制好本组学生说话的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的活动。在向全班同学交流时,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语,如果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待别人发言结束后再继续补充完善。第五单元的交流平台,让学把一件事说清楚,需要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还要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学会交流叙述一件事情需按一定的顺序,如学习课文《爬天都峰》的写作顺序,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在练习小作文时,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把事情的过程写下来,如炒菜、擦玻璃、或者其他家务活动,这些小练笔,就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基础,单元习作是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如捉蚊趣事、一件烦恼事、她收到了礼物、爷爷戒烟了、照片里的温暖、家庭风波、教室里的掌声等等为题材,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最后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五六年级要加强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训练,经常组织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学生的表达主动积极,发自内心想说出来,潜移默化地渗透表达的欲望,这种渗透影响不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学生内在思想的改造和质的提升,高年级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训练,让说和写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了,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在积极的生活实践活动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逐步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况中慢慢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见,阅读、说话、写作的训练对一个的素养造就是多么重要,小学阶段作为人生的基础阶段,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结合,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融通的桥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有效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阅读;写作;训练;实施途径
阅读和写作对于大家来说,伴随着人的一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与从小的读写训练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写作应用更加广泛,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求职工作阶段都离不开写作,平时写个日记、整理个文档、写个证明便条、搞个计划总结、作个会议记录等等之类的事情,都与写作息息相关。可见,写作技能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很好的渠道,一个人的文笔内容可以看出文学功底的深厚,还可以显示语文素养的高低,更能彰显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每个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读写训练必须加强,这就给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读写上面必须下功夫,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哪些有效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我想从下面两方面来探讨。
一、在阅读课外书籍上加强引导
作为一所学校,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大城市里面的学校为学生打造阅读环境舍得出本钱,大多数新修的学校阅读环境相当豪华而优美,每层教学楼都建设有专门的阅览室,阅览室的设计可以说是高大上,不仅面积宽广,内部环境设计更是别具一格、百花齐放。每层教学楼的过道设计宽大,过道的宽度与教室的宽度一样,同时过道两边设计了室外书柜,配备了书桌及凳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在阅读课外书籍上是大开眼界。不过现在的城镇学校及至农村学校都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有的家庭也添置了书柜,购买了书籍,学生的阅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创造了平台。对于教师来说,要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上着力,鼓励学生多看书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班上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阅读方式方法上加强指导,哪些内容只需略读,哪些地方需要精读,哪些知识需要反复读,让学生读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合力教育,要求家长在家陪读,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多方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二、在课堂说写指导上加强训练
传统的说写训练教学常常是让学生学习几篇习作例文,然后老师讲一些写作方法,便让学生作文,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即使有内容有事件可写,但也写不具体,对文章的结构把握不准,开头结尾过于生硬,作文流于形式,根本原因是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能力。在学生说话的环节上多用时间,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心理想表达的意见等等,通过学生单独向全班同学口语表达,同桌同组学生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用语言口述出来,同时又倾听别人的表达方式,在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老师互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对一件事情的表述上用词用句会更加准确,逻辑思维会更加明晰,口语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加强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至关重要,一二年级鼓励学生多说、多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老师听,说给同学听,能把一件事情用一句完整的话或说几句话表达出来,逐渐训练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强调过程意识,慢慢地才能前后连贯,逐步渐进。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学生就能将说的内容写在纸上,由说话形成写话。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商量事情。比如,想和同桌学生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他商量,说清楚商量的具体事件、原因,再争取别人的同意。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又该怎样商量。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该怎样与爸爸商量。这些贴近生活的事件,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要提醒学生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第四单元的写话训练,学写留言条,当然留言条的格式是必须要掌握的,留言条的内容更要交待清楚,如今天中午不回家吃饭、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去小红家找他没有人在家等等,重要的是把需要表达的事情写清楚,这样才能与人正常沟通,不产生歧义。
中年级学生,三四年级一样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上让学生把书本内容读给同学听,读书心得体会说给全班听,相互纠正说得不当的地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学生都来表达,相互吸取经验,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地积累词汇,整合语句,梳理逻辑,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每个人的个性化语言经验和习惯,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交流的主题是《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先让学生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然后将全班学生分小组对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详细地研究和分析,并交流如何保护好视力,最后全班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全班学生再提出保护视力的具体建议。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注意控制好本组学生说话的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的活动。在向全班同学交流时,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语,如果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待别人发言结束后再继续补充完善。第五单元的交流平台,让学把一件事说清楚,需要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还要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学会交流叙述一件事情需按一定的顺序,如学习课文《爬天都峰》的写作顺序,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在练习小作文时,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把事情的过程写下来,如炒菜、擦玻璃、或者其他家务活动,这些小练笔,就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基础,单元习作是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如捉蚊趣事、一件烦恼事、她收到了礼物、爷爷戒烟了、照片里的温暖、家庭风波、教室里的掌声等等为题材,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最后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五六年级要加强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训练,经常组织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学生的表达主动积极,发自内心想说出来,潜移默化地渗透表达的欲望,这种渗透影响不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学生内在思想的改造和质的提升,高年级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训练,让说和写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了,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在积极的生活实践活动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逐步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况中慢慢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见,阅读、说话、写作的训练对一个的素养造就是多么重要,小学阶段作为人生的基础阶段,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结合,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融通的桥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有效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 【发布时间】2025/3/14 13:21:39
- 【点击频次】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