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作者】 唐 璐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在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前,语文课堂为了高质量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提供的内容为话资,从“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语文要素螺旋上升编排、传统文化浸润等教材特色探讨出发阐述构建以“语言实践为主线、思维发展为内核、文化浸润为根基”的高效语文课堂模式的实践“助力”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发展
  助力核心素养发展,是各个学科教学的共同追求。对于语文学科,要高质量地促进学生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个维度上都获得良好的培育效果,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要深刻理解其内容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创新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主阵地上尽情释放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相互交织,构成高效语文课堂。为此,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助力核心素养发展、高质量立德树人的探究。
  一、深度解读教材:把握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坐标
  (一)梳理语文要素的进阶序列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首先就要高质量地设计“教什么”。梳理语文要素的进阶序列,正是为了明了所教内容,让学生直指学“的”。以三(上)第四单元“预测与推想”为例,教材为了培养学生“顺着情节去猜想”能力和“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等文本,为了有效实现这两个预期,我们在梳理语文要素时就可建立纵向的要素发展图谱,引导学生通过旁批示范、课后练习形成“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能力链的训练模式,让学生预测与推想能力发展有良好进阶序列助力。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能促进学生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发展的实现。部编教材选编的《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文言文,既是语言学习的良好范本,更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教学中为了高效课堂打造的成功可设计“探秘汉字源流”“古代智慧今用”等专题活动,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理解、可运用的学习资源,以助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如教学《纸的发明》时可引导学生对比古今造纸工艺,通过制作“造纸术发展时间轴”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时空对话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构建“教读—自读—课外”三阶课堂
  依托现行部编教材的单元双线结构,设计“1+N”群文阅读模式,让学生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等多维素养协同发展。如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在构建“教读—自读—课外”三阶课堂过程中就可以《草船借箭》为教读课例,辐射《猴王出世》《景阳冈》等自读篇目,最后延伸至《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这样的三阶课堂是高效的,其通过比较人物塑造手法、分析章回体结构特征的教学实施,很好地培养了迁移运用能力,让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创新教学策略:搭建核心素养培育的立体支架
  (一)情境任务驱动,激活语言实践场域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归宿点在核心素养发展上。为了让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教学展开中可创设“小导游解说赵州桥”“新闻发言人介绍纳米技术”等真实任务作为核心素养培育载体,同时融语言文字运用于具体交际情境中。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就可设计“星际移民可行性论证会”流程环节,要求学生在阅读探究中整合文本信息、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发言提纲等学习方法,并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实践提升自我语言表现力与思辨能力。
  (二)问题链导学,促进思维可视化发展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言类学科教学的共同追求。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中更是少不了这一操作。为了很好地诱思,实现思维进阶,我在实践中设计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递进式问题链,直至引领学生深度探索。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先引导学生梳理赛马过程(信息提取),再搭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共同探究孙膑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最后在小组讨论中引导他们探究孙膑策略思维的现实应用(迁移创新)。这种以思维导图呈现思维轨迹的思维培育模式,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培养系统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三、构建评价体系:建立核心素养发展的反馈机制
  (一)设计表现性评价指标
  高效课堂打造,少不了评价来支撑。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可制定涵盖“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品质”“审美表达”“文化理解”四个维度的评价量表。如复述故事这一语文实践时,不仅要做到评价有完整性,更要关注创造性复述中体现出来的思维发散性,以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素养。
  (二)开展增值性评价
  为了精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中我们可采用SOLO分类理论指导,分析学生前后测的思维层次变化。如教学《两小儿辩日》后,我们可结合指标比较学生思维情况,课前他们对“真理认知”的理解是单一的,课后辩证思维得到了有效提升,这样就可评估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增值空间。
  四、结语
  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在实施中释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就需要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航仪,以部编教材为路线图,以学习规律为方法论,积极探寻优教提质路径。这样我们才能高质量实现预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安桂清.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特征、形态与维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8(9)

  • 【发布时间】2025/4/18 15:15:27
  • 【点击频次】37